台當局人事變動「大地震」。昨天「行政院」證實,「行政院長」林全已向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辭職。其實,林全掛冠求去早已有跡可尋。蔡政府上台一年多民望已跌到只剩兩成,作為各部會之首的林全還有何顏臉戀棧?尤其上月島內罕見發生全台大停電,造成民生混亂、企業受損,又豈能只是一個「經濟部長」辭職能了事?最近幾個月,關於林「內閣」改組的傳聞鬧得滿天飛,看來「空穴來風,未必無因」。雖然島內「行政院長」的平均任期只有一年多,林全亦擺脫不了「短命院長」的魔咒,但他是蔡英文一向倚重的幕僚,如今離去,恐怕提早拉開了蔡英文「跛腳」的序幕。
林全可謂蔡英文的左右手,過去這些年曾擔任小英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民進黨智庫「新境界」執行長、蔡英文選舉政綱操盤手,早已是蔡英文心中「行政院長」的第一人選。而且林全在財經方面擁有完整的資歷,既是知名財經學者,又曾任財經技術官員,也在業界擔任過公司高層,既可營造新政府「拚經濟」的形象,更為避免民進黨各派系掀起內鬥。然而,蔡英文的如意算盤並沒有打響。
自去年「520」以來,林全領導的「行政院」頻頻出包,一例一休、年金改革、同婚合法、核電政策等各項重大政策備受爭議,民望始終徘徊不前。最為人詬病的是,林全身為資深財經專業人士,竟無法拿出有利台灣社會發展的經濟大計。所謂「新南向」不過是「炒冷飯」,在李登輝、陳水扁時代已證明收效甚微。蔡政府重彈老調,不過是為了掩飾其無法處理兩岸事務的窘境。至於「前瞻計劃」更是被批評得體無完膚,其中能與「前瞻」拉上關係的內容僅佔預算的一成,而且部分數據被揭發是抄襲國民黨政府時期的政策報告。
林全不如人意的表現加劇了民進黨內各派系權力傾軋的激烈程度,給了民進黨人趕林全下台的理由。去年民進黨贏得大選和立委選舉,是有史以來全面執政,黨內權力鬥爭日趨激烈,尤其掌握龐大行政資源的林全並非民進黨人,更成為各派系的眾矢之的。「獨派」早已不斷放話,說「林全只適合當幕僚」、「林全拖累蔡英文的聲勢」雲雲。關於台南市長賴清德北上接任「行政院長」的消息則是甚囂塵上。如履薄冰的林全早有下台的預感,曾聲稱「每天都當最後一天在做」,真可謂一語成讖。
此外,島內政壇盛傳林全不獲「獨派」青睞,除了不是自己人,也因為林全不夠「獨」。由此可見,「台獨」立場鮮明的民進黨中生代政治明星賴清德接掌「行政院」也就不足為奇了。蔡政府上台以來不僅不承認「九二共識」,還大搞「去中國化」,曾公開表示支持「台獨」的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更加無助改善兩岸關係。至於蔡英文,上台一年多就失去了林全這個左右手,成為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這也顯示民進黨人對政績乏善可陳的蔡英文已經不耐煩了,轉而把希望寄託在賴清德身上。然而,民進黨陷入執政困境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無法處理兩岸關係,以致台灣經濟日漸邊緣化。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即使請神仙來當「行政院長」,也無法挽回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