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真的假不了 假的真不了\朱穗怡

時間:2017-08-26 03:15:51來源:大公網

  台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今年3月14日遭台北地方檢察署以違反通訊保障及監察法、個人資料保護法和刑法泄密罪起訴,昨天台北地方法院一審判決馬英九無罪。這樣裁決的結果並不讓人意外。其實,就在馬英九被檢方起訴兩周後,在民進黨立委柯建銘自訴控告馬英九涉教唆泄密一案中,台北地方法院已判馬英九無罪,理由是原告證據不足,無法證明馬英九有泄密的行為。而這次台北地方法院除了認為檢方舉證不充分外,並指出馬英九當時是在行使領導人的職權,進一步澄清了外界對馬案的疑慮,清晰地解釋了馬英九當時要求「檢察總長」黃世銘向「行政院長」江宜樺彙報關說案是履行「權限爭議處理權」,而非「泄密」。綠軍發動「訟海戰術」欲置馬英九於死地的圖謀看來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所謂「教唆泄密案」源於2013年9月轟動台灣社會的王、柯司法關說案。當時柯建銘請「立法院長」王金平幫忙,要求「法務部長」曾勇夫和高檢署檢察長陳守煌不要對柯建銘捲入的「全民電通案」上訴,最後果然如柯建銘所願,「全民電通案」以柯建銘無罪的結果定讞。台灣特偵組在調查一起法官貪污案時,意外監聽到柯建銘打電話給王金平要求關說的內容。黃世銘於是向時任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報告王、柯司法關說案,而馬英九根據黃世銘報告的內容與幕僚商量相關事宜。檢方因而認為,馬英九向他人透露偵查中的刑事案件,有教唆泄密之虞。

  然而,台北地方法院認為,馬英九當時肩負捍衛法律尊嚴與社會安定的責任,對於王、柯司法關說案會對司法威信造成極巨大傷害,並使「立法院」與「行政院」捲入政治漩渦,與部下商榷王、柯案,是行使專屬領導人的「權限爭議處理權」。此外,馬英九僅以口頭摘要的形式轉述,對偵查秘密、個人隱私等的侵害亦屬最小,加之檢方證據不足,馬英九被判無罪是意料之中。

  當今年3月馬英九被控教唆泄密時,台灣輿論一片嘩然。進行司法關說的王、柯逃脫法網,但處理相關事件的馬英九、黃世銘卻官司纏身,頗為諷刺。島內不少民眾以「警察下監獄,小偷變英雄」嘲諷台灣司法制度的荒謬和缺陷。

  據說,馬英九除了涉及教唆泄密案,還有大巨蛋案、貓纜案、特別費案、財產來源不明案等其他八起案件,多是泛綠人士告發。綠營早就放話「要讓馬英九下台後,跑法院跑不完」。這顯然是綠軍的報復心理作祟。2008年5月陳水扁卸任後因涉及洗錢、貪污等案而淪為階下囚,直至2015年獲准「保外就醫」。綠軍懷恨在心,於是「司法追殺」馬英九。但「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陳水扁罪證確鑿,受到應有的法律制裁;而馬英九在教唆泄密案中被裁定無罪,司法還他一個公道。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