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巴建交使雙方合作前景更加廣闊。圖為巴拿馬運河 新華社
【大公報訊】據中通社報道:中國和巴拿馬13日宣布建立外交關係。媒體稱,雖然剛剛建交,但兩國的經濟互動已經深入開展,隨着中巴關係將駛入「快車道」,兩國互利合作的前景會更加廣闊。
中巴兩國於1996年互設商務代表處,雙邊貿易隨後平穩快速發展,投資也漸趨活躍。據巴拿馬總統巴雷拉在電視講話中介紹,目前,中國已成為巴拿馬運河的第二大用戶和巴拿馬科隆自貿區的第一大貨物供應國。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公號俠客島指,通過巴拿馬運河,上海到紐約的航海里程,可以由替代航線的27000公里縮減至18500公里,節省了大量的運輸時間和成本,紐約超市裏可以看見的「中國製造」,幾乎都是巴拿馬運河送去的。
對於巴拿馬方面而言,貨物意味着豐厚的收入。早在2年前,僅中遠一家公司,一年就得交一億美元的通行費。與此同時,在巴拿馬的科隆自由貿易區,眾多中國商戶和中國商品,也支撐起科隆這個西半球最大的自由港。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說,此前礙於兩國遲遲未建交,貿易與投資往來要進一步深入面臨不小政治風險,合作潛力遠未充分發揮。正式建交可為兩國經貿往來提供制度安排與保障。此外,該區域內不少國家在吸引外資方面存在激烈競爭,巴拿馬與中國建交或將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