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島內「立法院」被層層鐵馬團團圍住,猶如監獄,堪稱奇景。據說現場還部署了約2000名警員。民進黨當局嚴陣以待、如臨大敵,無非是害怕「立法院」在審查年金改革草案時,群情洶湧的軍人、公務員、教師團體示威者會模仿三年前反服貿「太陽花學運」的年輕人衝進立院。但當天反年金改革的民眾只是企圖阻止民進黨立委入立院,與警方爆發衝突。蔡英文隨即發表強硬講話,說「不能放任暴力拖延改革腳步」,立院秘書長也指示追究暴力事件。使用暴力確實不對,但為何蔡政府對反服貿學運分子霸佔立院、強闖「行政院」的暴力行徑網開一面,如今竟指責反年金改革的民眾?蔡英文不是號稱民進黨是「最會溝通的政府」嗎?她不是說過「若不是忍無可忍,誰願上街頭」嗎?言猶在耳,兩相對照,相當諷刺。
在台灣,年金主要是指退休金,所謂「年金改革」其實就是削減退休金。而退休金是島內不少民眾退休後重要的生活保障,蔡政府大砍退休金,台灣民眾怎能不找民進黨拚命?但隨着台灣人均壽命延長、出生率下降,人口老年化,加之這些年政府財政捉襟見肘,使年金制度面臨龐大的財務危機,改革可謂勢在必行。
李登輝、陳水扁和馬英九執政時都曾進行調整和改革,均遭遇激烈反對。蔡英文上台後要完成前任未竟之事業,原本無可厚非,但她把矛頭直指公教人員,則引起輿論批評。
台灣方面的數據顯示,勞工退休基金的破產年限在2027年,而公務員和教師退休基金將分別在2031年和2030年破產。可見,勞工年金改革最為迫切,但民進黨當局卻避重就輕,拿公教人員開刀,而且親綠媒體和名嘴還不斷宣揚「台灣經濟不好是因為退休者拿了太多退休金」,製造世代對立。這讓軍公教人員如何嚥得下這口氣?至於勞工退休金改革方案,「行政院」版本原來是把保費率調高至18%,後據說改為12%。蔡政府對勞工和公教人員截然不同的親疏態度,暴露了其年金改革充滿政治算計:公教人員多是國民黨支持者,年金改革又怎會手下留情?
島內輿論紛紛質疑當局的年金改革只用「減法」、即削減退休金是治標不治本,不過是延後了各職業類別退休基金破產的年限。最正道的方法還是拚經濟、充盈公庫。
但蔡政府的兩岸政策、新南向政策及「轉型正義」都無助台灣經濟發展和民生福祉。年輕一代看不到光明前景,更降低生育意願,從而令年金制度陷入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