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蔡政府「朝令夕改」決策兒戲\朱穗怡

時間:2017-04-05 03:15:45來源:大公網

  民進黨當局政策反覆、前後矛盾,在野時一套,執政後另一套,在島內已是眾所周知,還得了個「髮夾彎」的外號。只是外界沒想到的是,當局「髮夾彎」的速度越來越快,竟然到了「朝令夕改」的地步。上周六「行政院」相關部門緊急找來一眾專家開會,強調放寬農藥「氟派瑞」殘留量符合國際標準和島內法規,意即維持放寬殘留量的決定,不料,當天晚上九點突然以「重視民意,加強溝通」為由宣布暫緩實施。政府決策講究嚴謹專業,雖說並非不能更改,但在一天內即推翻原有決定,讓人咋舌。民進黨當局的決策過程形同兒戲,如何樹立誠信和威信?

  此次「農藥風波」源於島內食藥署(食品藥物管理署)上月公告「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預計放寬128項蔬果的農藥殘留容許量,其中用於茶葉的農藥氟派瑞的容許量遠高於歐盟、日本在茶葉上的容許量,引發輿論強烈質疑,連民進黨立委也要求當局收回成命。

  近年,島內食品安全一再出現重大問題,老百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幾乎都捲入「食安風暴」:劣質米以次充好、地溝油混製食用豬油、塑化劑污染醬料,茶葉含有致癌農藥,讓台灣食品名聲掃地。這次民進黨當局無預警大幅放寬農藥殘留標準,勢必加深外界對台灣食品安全的疑慮。尤其不少民眾都希望農藥使用範圍、用量應朝減少方向發展,民進黨當局若認為有必要放寬農藥限制,應向民眾清晰解釋相關決策,而非悄悄在網上公布消息、糊弄過關。最為人詬病的還是,放寬農藥殘留量這種攸關食品安全的重大決策連食藥署的上司衛生福利部部長和次長都被「蒙在鼓裏」。食藥署聲稱放寬氟派瑞殘留量的標準符合國際法規,但食藥署對氟派瑞的容許量制定為6ppm,遠高於歐盟0.1ppm、日本3ppm的容許量,而菜農常用的「達滅芬」的殘留量2012年規定為2.5ppm,這次竟一下子放寬至10ppm,到底標準何在?台當局相關決策官員為了推卸責任,說「放寬氟派瑞的殘留量是因為廠商申請」,但這番「辯言」卻激起更大的民憤:原來當局的民生決策竟是聽廠商「指揮」。

  「農藥風波」充分暴露了民進黨當局決策過程粗糙反覆、漠視食安、投機取巧。蔡英文上台前聲稱「民進黨將是最會溝通的政府」,但奪得執政權後卻是另一副嘴臉。「農藥風波」不過是冰山一角。民進黨上台前還承諾不會進口日本核災區食品、不會進口瘦肉精美豬等,但如今一一反口。其投機本性暴露無遺:競選時只一味迎合一些選民的口味就誇下海口、作出承諾,全然不考慮所提政見的可行性,當上台後才發現其選舉政見不切實際、窒礙難行,遂匆匆轉變。這不禁讓人質疑,民進黨決策到底有何標準?如此沒有誠信、左右逢源的政黨,誰敢相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