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更名」鬧劇代價大 台當局得不償失\朱穗怡

時間:2016-12-31 03:15:48來源:大公網

  繼上周美國政府首度以法律形式提升台美軍事人員交流層級後,日前日本政府也宣布從明天開始,日本駐台機構的名稱將從原來的「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更名為「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雖然雙方仍維持「民間交流關係」,但名稱中多了「日本台灣」四個字,相較於以往模糊的名稱,今後明確了互動的對象,尤其「台灣」二字更是讓民進黨當局雀躍,因為它向來不願承認「中華民國」,做夢都想「台灣(國)」能在國際社會上增加曝光度,由此顯見日本政府其實是在「一中原則」上打擦邊球。最近一段時間,美、日接連向台灣「示好」,絕非偶然,中國大陸在台海問題上面臨新一輪的挑戰。

  日本是美國在亞洲的忠實盟友,早已嗅到華府藉台灣問題挑戰中國大陸的政治氣味:月初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打破外交慣例與台當局領導人蔡英文通電話,在受到外界嚴厲抨擊後還揚言「不明白美國為什麼必須受一個中國政策束縛,除非美中就貿易等其他議題達成協議」;聖誕節前夕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2017年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明文規定美國國防部高級官員和現役將領訪台,而島內防衛部門負責人也可望打破赴美限制。對於華府這一系列「友台」行徑,日本政府當然心領神會。雖然「更名」早已定案,但日本宣布的時間點相當敏感,是「別具心思」的安排。

  日本此舉也是向特朗普「效忠」,顯示日本在處理與中國大陸的關係以台海問題上與美國步調一致。特朗普將於下月上任,其有別於傳統政治人物的行事風格讓安倍政府忐忑不安,擔心未來美台貿易、軍事關係出現變數。日本政府藉「更名」一事向特氏顯示日本必會成為美國的「好幫手」,希望日美保持穩固的同盟關係。

  其實,日本這次賣了這麼大的人情給民進黨當局,不僅僅是跟隨華府的步伐,安倍政府也有自身在台灣的利益考慮。俗話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日本政府不僅不會做虧本生意,而且還要盡賺。對於日方而言,讓台灣解禁日本核災區食品是當務之急。原本上月當局已有意開放,但遭到島內主流民意強烈反對而不得不作罷。如今日本政府以「更名」一事變相施壓,民進黨方面要頭疼了。此外,在沖之鳥礁、釣魚島問題上,日方更是希望民進黨當局採取消極態度,同時限制島內漁民前往捕魚,以維護日本漁民的權益。

  由此可見,一次「更名」,台灣要付出多少代價?看來毋須大陸出手,「更名」的後遺症足以讓民進黨當局疲於應對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