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統計數據須慎思

時間:2016-12-20 03:16:07來源:大公網

  有沒有聽過「天狗食月」?古時,每逢月食,人們都很驚慌,傳說是天上有惡狗,要吃掉明月,於是敲響大鑼大鼓,嚇走天狗。果然,敲鑼一段時間,復見圓月,月食結束。這便是天狗食月的傳說。這不是故事,而是歷史上真的發生過的事!

  天狗食月的傳說,起因是古人不懂得統計學,只是頭腦簡單的以為每次敲鑼,都能「趕走」天狗,便認為這個傳說是正確。其實,只要有一趟不敲鑼,月食依舊結束,便知敲鑼根本沒用。現時,凡做藥物測試,都必將病人分成兩組,一組服要測試的藥,一組服假藥。病人照舊痊愈,即是證明該測試的藥沒有作用。反之,服真藥的一組痊愈,服假藥的一組病情依舊,才能證明該藥有作用。

  統計數據,亦要作如是觀。同學分析通識試卷提供的統計數據時,必須慎思。比如說有一個數據表,列舉了不同國家和地區民主指數和競爭力關係。純看數據,民主指數跟競爭力成正比,即是說,民主指數愈高,競爭力愈高。反之亦然,前者愈低,後者愈低。這樣簡單的數據,能不能達至「民主可促進競爭力」的結論呢?表面上可以,深究便知:不可以!

  數據只顯示:民主指數跟競爭力相關,但不能證明兩者之間有任何因果關係。既可以說:民主可促進競爭力,也可以倒過來說:競爭力高,可促進民主。不分清楚這一點,推論時便可能犯錯,至少不能顯示出:同學對統計學有足夠的理解,以及有豐富的批判思考能力。

  相關不涵蓋因果

  相關不涵蓋因果,道理很簡單,卻經常產生誤解。許多調查誤導了讀者,其故在此。電視、報章經常報道這類調查,又不批判,同學閱讀時,必須運用通識科教導的批判和邏輯思考,小心檢視。吃早餐可以提高成績,比補習更好,便是一例。

  再進一步檢視民主指數與競爭力的數據,必須問:怎樣界定競爭力?競爭力指數,有沒有涵蓋民主指數之嫌?比如說,競爭力指:市場和資訊的自由度高,資金進出容易,人才流通方便,輿論對貪腐監察嚴密……等等,而民主指數亦包含上述一些條件,例如輿論、資訊和市場自由度高,那民主指數高的國家和地區,肯定競爭力指數亦高,反之亦然。皆因民主指數和競爭力的指標互相重疊,互相涵蓋。這等於:1+1+1+1=4,而2+1+1=4而已!

  另一個可能出現的邏輯謬誤是「因果互換」。舉個簡單例子,數據顯示:美國佛羅里達州特別多老人病。讀者若不深究,便以為佛羅里達州衛生環境差,醫療制度和設備欠佳,導致該州的老人多病。殊不知情況可能相反,佛羅里達州因為天氣和暖,四季陽光,因而吸引許多老人退休到此居住。老人多,自然老人病多,甚至於:正因佛羅里達州衛生環境和醫療制度都比較其他州好,吸引許多患病老人搬去居住。於是,數據顯示:佛羅里達州的老人病,都比較其他州為多。民主指數與競爭力的關係,不無「因果互換」的可能。

  撰文:博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