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極端天氣/氣候變化加劇 突發強降雨將增多

時間:2025-08-06 05:01:29來源:大公报

  圖:年長勞動者在深水埗騎單車冒着傾盆大雨前行。\大公報記者林良堅攝

本港過去一星期天氣反覆,天文台於昨日清晨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是八日內第四次黑雨,打破了一年內發出黑雨警告次數的紀錄,黑雨警告持續超過11小時,是有紀錄以來持續時間第二長的黑雨。昨日截至下午5時,天文台總部累計錄得超過358毫米的雨量,打破了自1884年以來8月單日最高雨量紀錄,大部分地區降雨量超過200毫米。

  天文台科學主任表示,氣候變化加劇,大氣溫度越來越高,熱空氣能容納更多的水氣引致暴雨;長遠而言,這類在短時間內的強降雨料會增多。有氣象專家表示,受近期高空氣流活躍影響,加上本港地形,有利暴雨發展。\大公報記者 易曉彤

  本港於7月29日(上周二)出現今年首場黑雨後,8月2日再遇黑雨,然後前晚(4日)再次下大雨,天文台於前晚11時45分發出黑雨警告,其後改發紅色和黃色暴雨警告。但凌晨雨勢再次轉大,天文台於清晨5時50分再發出黑雨警告,至下午5時5分改發黃雨警告,傍晚6時15分取消所有暴雨警告。

  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蔡振榮向《大公報》表示,華南沿岸持續受活躍西南季候風和高空擾動影響,帶來潮濕氣流和令氣流向上抬升,沿岸地區的高空亦有良好的輻散,形容猶如「抽氣扇」般抽起大氣下層的濕氣,形成雲和雨,並相當有利大雨發展。

  錄得超過12000次雲對地閃電

  昨日截至下午5時,本港大部分地區累積錄得超過200毫米雨量,港島、九龍和西貢的降雨量超過300毫米,天文台總部更錄得358.8毫米雨量,打破自1884年以來8月單日雨量最高紀錄。香港境內全日錄得超過12000次雲對地閃電。

  暴雨警告信號制度自1998年3月設立以來,今次是第31個黑雨,亦是生效時間第二最長的黑雨,僅次於2023年9月7日至8日「世紀黑雨」的16小時35分鐘。天文台表示,8月初的連場黑雨,是因為西南季候風在上周六逐漸增強,為華南沿岸輸送源源不絕的水汽,加上這一兩日有高空擾動靠近,並配合良好的高空輻散,其動力條件令低層空氣更容易向上爬升至大氣頂層,十分有利大雨的發展。在各種合適的大氣條件於沿岸地區配合及維持下,造就了這次連場暴雨過程。

  至於黑雨會否成為常態,蔡振榮表示,目前難以斷言,但隨着氣候變化,大氣溫度會越來越高,會使空氣容納更多水汽,長遠而言,平均氣溫上升,雨量的分布或這類短時間的強降雨,可能會增多。

  蔡振榮表示,天文台針對短時雨勢採用臨近預報系統,通過雷達監測雨區移動並進行外推預測,但預測時長最多僅幾小時。對遠處穩定移動的雨區預測相對容易,對本地突發降雨則準確度較低,目前科技在精準預測暴雨時段與地點上仍有一定的限制。

  梁榮武:天文台預警有交代

  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表示,在雷達上見到,較強的雨帶影響珠江口,並由西向東移動,而該強雨帶「壓住」沿岸地區,相信暴雨會維持一段長時間。他並指出,當西南氣流撞到大嶼山山脈,就會有較強的雨帶就地發展;當氣流去到大帽山、大老山、飛鵝山,亦會有就地發展的情況。

  梁榮武說,預測極端天氣是氣象界的最大挑戰,他認為天文台今次已在很大程度上提供預警,前日分別發出兩個特別天氣預警,昨早8時左右已預告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將維持至上午11時,提早兩個多小時預警讓市民有所準備。

  天文台預測,受活躍西南季候風及高空擾動影響,本港今日會有驟雨及狂風雷暴。展望明日仍有幾陣驟雨,隨後兩三日部分時間有陽光及酷熱。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