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如果蝸牛有愛情》着重講述季白(左)和許詡攜手破案的故事\網絡圖片
如果看了最近熱播的幾部電視劇,你就會發現,愛情刑偵劇佔據了內地電視劇市場的「半壁江山」。從《法醫秦明》、到《美人為餡》,再到今天要說的這部剛於上海東方衛視、騰訊視頻播畢的《如果蝸牛有愛情》,此類劇集因集愛情、懸疑元素為一身,令煲劇人十分受落。《如果蝸牛有愛情》以「蝸牛速慢慢愛」為賣點,講述一班刑警們的工作與愛情故事,於細膩真情中彰顯他們的職業操守。\劉韌之
《如》劇改編自丁墨同名小說,由張開宙執導,王凱、王子文主演,上線十四小時網絡點擊量即突破一億。其實,此次並非丁墨小說第一次被搬上公仔箱,去年,由霍建華、馬思純、王凱主演的《他來了,請閉眼》亦是改編自丁墨的同名小說。相比較《他》劇,《如》劇拋棄了以單個案件為劇集「板塊結構」的傳統思維,改由一條主線貫穿始終,且埋下多個伏筆,令案件之間互相呼應,環環相扣,雖非美國刑偵劇以快節奏取勝,卻更能凸顯人物性格。
筆者猶記得去年的《他來了,請閉眼》,幾乎是原封不動將小說改編成電視劇,不僅如書中所寫,着力表現男、女主角的愛情進展,甚至某些台詞也與書中一模一樣,比如由霍建華飾演的薄靳言面對愛人簡瑤(馬思純飾)說的那句:「我想與你靈肉合一。」令不少觀眾看得「水土不服」。顯而易見,張開宙在改編《如》劇時顯然經過了適當的取捨:削弱季白(王凱飾)、許詡(王子文飾)之間的愛情戲,增強了刑偵部分,且豐富了其他職業刑警的性格特色。
案件並非孤立存在
該劇在刑偵方面,也不同於以往類似《重案六組》的內地刑偵劇那般以單元案件為主,即不同案件之間並不存在關聯,而《如》劇則將劇中的案件進行重組,一個案件的謎底即是下一案件的重要線索,例如首集季白從神秘接頭人手中獲得了一張紙條上寫:「琅已不在,前事未了,黃金蟒攪動緬地風雲,眼鏡蛇甦醒冧市,葉飄搖。」此設定既增添劇情懸疑性,亦暗指之後發生的多個案件,且與季白同事趙寒(于恆飾)父親趙琅之死有關。此正如該劇導演張開宙所言:「我們合併了原著中個別的人物角色,案件不再孤立存在,而是糾纏在一整個故事中,人物關係更複雜,線索更繁雜,為的就是不讓觀眾能夠預測出最終結果。」其所言非虛,劇集前半部分的「刀片案」、「張士雍綁架案」、「葉梓夕別墅被殺案」這三個看似獨立的小案件,其實是相互關聯,彼此牽引的一個大案件,這些案件又與之後發生的「家和市場拐賣婦女兒童案」交匯在一起引出緬甸販毒案。
《如》劇雖非一部打「愛情牌」的電視劇集,季白和許詡也是直到最後一集才確立戀愛關係,但這並不影響二人感情的推進,他們是看似關係冷淡的師徒,卻是生死相依的戰友,更是互相欣賞的戀人。與《他來了,請閉眼》中的男、女主人公合作破案,繼而產生愛情的戲碼類似,《如》劇的故事也並不複雜,亦是講述了季白和許詡這對破案搭檔攜手破案,繼而日久生情的故事。然而相比較《他來了,請閉眼》裏男、女主人公之間濃得化不開的感情,筆者更喜歡《如》劇裏季白和許詡的朦朧之愛,他們是師徒,雖早已心意相通,卻又不道破心意,只在細節處關心對方,他們的愛情如此的細水長流,予觀眾「歲月靜好,雲淡風輕」之感的同時,亦令這段愛情在一部主打刑偵的劇中顯得不那麼突兀。
綜觀各國的刑偵類電視劇,刑警、偵探們的「側寫」技能(根據罪犯行為推斷出他的心理狀態)都被刻畫得神乎其技,而這一現象在《如》劇中有所改善,季白等一眾刑警在破案時,依靠的是傳統刑偵學和犯罪心理學,最看重的是證據,而非天馬行空的推論,展現了刑警們的真實工作狀態,比如在審問犯罪嫌疑人葉俏時,季白分析了她的犯罪心理,逐一點破對方所想,再從對方的忐忑中找到破綻。
以往的內地刑偵劇,都會刻畫刑警們的英雄一面,較少揭示他們的內心情感,《如》劇則填補了這一空白。首先是季白青梅竹馬的友人葉梓夕遇害身亡,他以運動努力克制情緒,只因他是刑警,不能讓悲傷的心情影響他的理智判斷。其次,劇中有一場戲為季白同事刑警趙寒(于恆飾)向姚檬(徐悅飾)談起父親之死時感慨道:「父親死了,我不能哭,因為我還要照顧我媽,但若他能回來,我和我媽都不會讓他離開我們身邊。」此外,《如》劇也着力刻畫了其他刑警們的真性情,季白布置抓捕人販子計劃時,就有一個刑警即道:「人販子真是可恨,害了這麼多女孩子,破壞了這麼多家庭,抓住了就應該被拉去槍斃。」季白聽了之後,雖回他:「你不是義憤群眾。」但這名刑警的嫉惡如仇卻深刻留在了觀眾腦海中,也令刑警形象更加立體。
鏡頭語言充滿隱喻
很多觀眾在看了《如》劇之後的最大觀感為該劇的質感十分像一部電影,筆者亦有同感。因為對於一部電影來說,每一個鏡頭對於一部電影都具有特別的意義,以希治閣電影《驚魂記》(Psycho)為例,片中的大量鏡頭都在展現女主角並不甘心做「另一個女人」,與此同理,《如》劇亦是通過鏡頭語言隱喻人物性格和故事走向。特別是拍攝季白、許詡初入緬甸的一場戲時,導演多次使用航拍,以及穿插諸如緬甸禾田、滴水屋簷等空鏡頭,傳遞觀眾以「暴風雨前的平靜」的不安感。《如》劇另一個鏡頭語言特點,即為大量運用跟蹤視角,當人物在移動時,攝影機總是越過障礙物進行拍攝,並隨着劇中人的行動而晃動,此種做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增添觀眾的臨場感,並有利於製造緊張氣氛,最適合拍攝刑偵劇中的抓捕場面。
提及《如》劇另一個比較像電影拍攝手法的特點即為聲效的使用,比如在一個非常安靜的夜晚,昆蟲的鳴叫應該十分清晰,可《如》劇卻為了強調人物之間的對話,而對作為背景音的昆蟲叫聲進行了弱化處理,這種手法也是電影經常使用的處理聲效手法之一。
從去年的《他來了,請閉眼》到今年的《如果蝸牛有愛情》,兩部劇均是將驚險刺激的刑偵和人間最溫暖的愛情結合起來,為何觀眾依然對《如》劇如此受落?筆者想來,原因在於這部劇體現了職業刑警這類人的特質—他們隱忍克制,犧牲個人感情,也要在這藏污納垢的現實世界裏懲惡揚善,從而令我等煲劇人聯想到自己,身處工作崗位,我們應如何堅守自己的職業操守?身處各種人性交織的紛繁社會,我們又該如何定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