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國民黨青年部一日前往「行政院」公聽會預備會議現場,抗議民進黨當局擬進口日本核災區食品\中央社
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已宣布就職首日美國即退出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這將必然使得東亞區域貿易與經濟整合的重心轉向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島內工商業界認為,台灣參與到東盟「10+6」自由貿易協定中也顯得更加重要。國台辦日前重申,如果兩岸經合未能建立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對這個問題勢必帶來不利影響。
【大公報訊】據中新社南寧報道:第十二屆桂台經貿文化合作論壇於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廣西南寧舉行。台灣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在會上表示,目前全球經濟情況不明,面對美國總統大選後,以美國為首的貿易保守主義抬頭和其對未來區域經濟整合的影響,都將給全球自由經濟體系帶來不小的衝擊。這也更加凸顯RCEP協定建立的重要性。
布局廣西間接參與
蔡練生表示,根據統計,包括大陸在內的東盟「10+6」佔台灣總體對外貿易的比重高達56.6%。截至今年7月,台灣在東盟各國累計投資額也超過了900億美元,是目前東盟各國主要投資的來源地之一,在東盟地區也具有十分雄厚的經貿實力。「此刻正是台灣與東盟深化合作的最好契機。廣西作為大陸和東盟市場的門戶,台商可通過布局廣西,間接參與中國─東盟自貿區,率先搶佔免關稅的先機,擴展大陸西南地區及東盟的廣闊市場。」
「對於台灣有沒有可能加入RCEP,我們是非常期待的,但是這要靠兩岸關係的改善。兩岸關係有改善,加入RCEP就有機會。」台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江丙坤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
江丙坤說,自1987年以來,大量的台資企業來到大陸發展,開始了兩岸的經貿交流,主要集中在廣東、江蘇等地。大陸經過三十年的快速發展,人均收入增加的同時,也帶來了工資上漲、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在廣東、江蘇一帶的台商面臨着轉型升級的壓力。
「除就地升級外,也有很多台商選擇向大陸中西部地區轉移陣地。廣西憑藉其區位、資源、生態及後發優勢,將為從廣東轉移和台灣南下的台商帶來新的商機。」江丙坤說。
國台辦重申一中原則
對於台灣加入RCEP的問題,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新聞發言人馬曉光日前在舉行例行記者會時表示,過去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們表達過願意探討加強兩岸經濟合作與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可行途徑,國台辦和陸委會也就此展開過接觸。「520」之後,形勢有了新的變化,如果一個中國的原則不能得到維護,兩岸政治互信不復存在,兩岸經濟合作的制度化進程被遲滯,那麼對這個問題勢必帶來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