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杭州峰會金磚五國達成的共識中,加強宏觀政策協調等在果阿峰會上得到重申 /新華社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八次會晤於本月15日-16日在印度南部城市果阿召開。「打造有效、包容、共同的解決方案」是此次會晤的主題,這一主題可以視為G20(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的延伸、發展和落實,標誌着金磚國家合作機制邁向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若從2006年首次外長會晤算起,「金磚國家」合作已走過十年歷程。經過共同演進和磨合,金磚機制已形成以領導人會晤為引領,以安全事務高級代表、外長等部長級會談為輔助,以金磚銀行為實體,以智庫、工商、金融等各領域合作為支撐的多層次合作架構,在完善全球治理、推進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由於金磚國家整體經濟增長有所放緩,特別是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對俄羅斯和巴西經濟造成重大影響,貨幣貶值拖慢了南非經濟增長的步伐,於是「金磚褪色」言論不時出現。事實上,金磚國家的發展潛力仍不可低估,特別是中印兩國的經濟表現依然強勁。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明確指出,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發展中經濟體對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仍將超過75%,依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全球「善治」主動力來源
在當前世界經濟持續低迷,金磚國家仍發揮着獨特的「壓艙石」和引領作用。金磚國家支持杭州峰會制定創新增長藍圖和結構性改革議程,率先落實峰會有關成果,將在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中建立後發優勢。金磚國家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落實經濟夥伴戰略,將形成優勢互補、增長聯動的強大合力,讓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更足。
金融危機之後,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一批新興市場國家經濟迅速發展、政治影響力不斷擴大、國際地位日益提升。金磚國家合作機制恰好提供了一個加強內部溝通與協調的平台,成員國基於利益訴求的相同或相近共同致力於改革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共同促進世界經濟格局多極化發展。
金磚機制的獨特性在於它不是一個既有的機制,而是相關國家克服歷史、文化、地緣政治等諸多障礙,創造性地成立的一個全新平台,以謀劃更合理的世界治理機制,為世界打造解決方案為己任,並表現出良好的適應性和成長性。如果說以前的金磚國家機制被認為是一個「俱樂部」的話,那麼現在的機制已開始作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國際組織在行動,金磚銀行、亞投行和「一帶一路」戰略等都是金磚國家填補全球治理體系「發展缺位」的公共品。
一個月前,參加G20領導人杭州峰會的金磚五國領導人聚首西子湖畔,就深化合作、共同應對當前挑戰深入交換意見。五國領導人共同努力推動G20達成杭州共識,其中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創新增長方式、改革全球經濟金融治理、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等共識都將在果阿峰會上得到重申。需注意的是,更多代表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和需求,完善全球治理,建立一個更加公平、公正、包容的國際秩序,推動南南合作、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為發展中國家爭取更大的代表權和話語權,將是金磚國家未來為世界打造解決方案的核心內容。從這個意義來說,在國際體系、全球治理尚不完善的當下,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將是未來全球「善治」的主要動力來源、先進理念和公共品來源。
不可否認,由於金磚國家之間不同的政治體制、經濟結構、民族文化,甚至由於歷史、地緣政治等原因造成的利益衝突依然存在,使得金磚國家合作不可能做到天衣無縫。但在促進世界治理結構和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深化金融合作方面,金磚國家的訴求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開放、包容、合作、共贏」是國家主席習近平2014年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晤時提出的金磚精神。希望並且相信金磚五國能夠長期堅持金磚精神,在開放中相互包容、在包容中共同發展、在合作中實現共贏,進一步提升金磚國家在全球治理方面的合作水平,推進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繼續發揮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