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儘管政策重心轉變,但經濟需求層面,前期企業訂單的好轉,貨幣信貸的投放,短期內仍然對需求有所支持,經濟的脈衝反彈可能仍然沒有結束。
中央經濟政策重心從需求刺激轉向供給側改革。在此背景下,去產能或加大違約和壞帳暴露,疊加去槓桿政策,債券市場對流動性衝擊擔憂加劇。但我們認為,改革過程中中央仍在維持需求穩定,貨幣政策收緊的可能性不大。此外,美聯儲加息預期上升,人民幣貶值壓力再度抬頭。/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高善文
權威人士的文章以及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的會議,反覆強調了經濟政策從前期的需求刺激轉向供給側改革。儘管政策重心轉變,但經濟需求層面,前期企業訂單的好轉,貨幣信貸的投放,短期內仍然對需求有所支持,經濟的脈衝反彈可能仍然沒有結束。
經濟政策重心轉變
央行上月中旬開展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維持資金面穩定,也顯示在供給側改革過程中仍需維持需求穩定,貨幣政策收緊的可能性不大。但隨?政策刺激力度減弱,需求回落和工業品價格逐步下行,由此帶來的去庫存壓力或許將加大經濟脈衝反彈後回落的幅度,這一負面影響值得關注。
五月上中旬30大中城市商品房銷售面積絕對水平有所回落,一線城市銷售面積大體穩定,二、三線城市銷售略有回落。我們統計了32個二線城市土地購置面積情況,有相關領導落馬的城市(共11個)2014年-2015年土地購置面積比2012年-2013年下降了38%。比較而言,沒有主要領導落馬的城市土地購置面積增長了1%。分城市來看,相關領導落馬後,該市供地面積均有明顯下滑。
對通脹擔憂續緩解
近期南華工業品期貨價格指數已回落到三月份的水平,下跌的幅度明顯比現貨更大一些。這或許受到一些資金集中拋售和企業套保的額外壓力,也顯示預期在逐步轉為悲觀。工業品價格回落、PPI環比增速和企業盈利增速的頂部或許已經出現,這也對近期股票市場的走弱有一定解釋。
上月22省市豬肉價格同比增速受基數影響開始回落,蔬菜價格指數同比也繼續走低。豬肉和蔬菜價格對CPI同比的拖累在進一步加強。近期農產品期貨價格表現相對較好,或許是對拋儲政策不及預期的修正。現貨糧食價格仍然疲弱,玉米價格創出新低,產能過剩和庫存壓力繼續制約糧食價格表現。總體上,糧價對CPI的影響仍然負面,市場對通脹的擔憂將繼續緩解。
去槓桿衝擊流動性
在中央供給側改革的思路中,去槓桿是重要一環。近期各項金融監管趨嚴,包括加強資管槓桿約束,對基金子公司設立門檻,“82號”文加強理財監管,叫停部分銀行分級理財,排查票據業務等一系列措施,比較明確的體現了監管層對於槓桿和壞帳風險的擔憂。
去產能的過程或加大違約和壞帳的暴露,再疊加去槓桿,對階段性流動性的衝擊不容忽視。這一過程中,央行有必要維持流動性的穩定,近期回購利率保持平穩,去槓桿演化成錢荒式流動性衝擊的可能不大。
美加息概率上升
美聯儲四月份會議紀要表示,對全球金融體系的擔憂下降,仍關注較低的通脹水平,如果勞動力市場和通脹數據繼續好轉,可能在六月份加息。這一加息表態顯著超出市場預期。隨後美元指數繼續反彈,美國國債收益率上行14個基點,黃金下跌,人民幣等新興市場匯率繼續貶值。
站在美聯儲的角度,美國經濟處在溫和恢復的過程中,就業數據好轉、消費改善,總體上經濟已經從危機狀態中走出,貨幣政策應該逐步回歸正常化。理想的狀況是,金融市場對加息做好充分準備,減小對金融市場的衝擊。因此美聯儲一直試圖引導市場預期,但債券市場反應的加息情況一直顯著低於前瞻指引。
這或許意味?僅靠前瞻指引,市場對加息的信心並不充足。即便在去年年底,市場對首次加息的預期相對充分的情況下,金融市場回調仍然比較劇烈,也部分促使了今年聯儲放緩了加息節奏。一定程度上市場表現已經綁架了貨幣政策。因此在這一博弈過程中,美聯儲的指引在逐步變得弱化,更像是在向市場提供噪音。與其說美聯儲在等待通脹數據的確認,不如說聯儲在等待市場對加息的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