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塞爾維亞左閘高拉洛夫(左)經驗豐富
塞爾維亞的前身南斯拉夫,過去盛產不少進攻天才球員,但在分裂後球隊逐漸趨向守強於攻,亦以此為基礎爭取佳績,但如今球隊後防主力均已經30歲過外,後防已變為「老人防線」,固然頂不住巴西,即使面對同樣防守堅韌的瑞士和哥斯達黎加,亦未必可以取勝,出線機會只屬「一半半」。
老人防線堪憂
史杜高域、米澤陀域等都是前南斯拉夫的一代進攻名將,但自從分裂後,不少高質的進攻球員都流失至如克羅地亞、波斯尼亞等國,迫於形勢下,球隊亦漸漸變為以防守作藍本。然而,到了本屆賽事,整條後防堪稱「老人防線」,以外圍賽最後一輪、許勝不許和形勢下主場勝格魯吉亞1:0之戰為例,防線正選五人有34歲門將華迪馬史杜高域、34歲右閘伊雲洛域、34歲中堅魯卡維拿、33歲中堅杜斯高托錫及32歲左閘高拉洛夫,即使面前有曼聯中場尼曼查馬迪作屏障,情況仍可堪憂慮。
塞爾維亞的典型歐陸式踢法、地面短傳和速度偏慢,未必可以克制「不怕你慢」的瑞、哥兩隊,他們在外圍賽面對愛爾蘭和威爾士兩支體力化隊伍,有三次打和,與瑞士鄰國奧地利交手亦只各贏一仗,反映塞爾維亞實在沒有多少爭勝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