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規管單車/單車亂泊擾民礙市容 議員倡設車主登記制

時間:2025-08-21 05:01:30來源:大公报

  圖:積壽里有出租單車店的單車長期霸佔公共泊單車位。\大公報記者伍軒沛攝

  申訴專員公署日前宣布展開全面調查,審視政府部門對單車租賃店舖引致違泊問題的規管機制。本港的單車泊位被指供不應求,加上近年使用單車人士大增,令泊位供應更緊絀。不少泊位除了被單車租賃店舖佔用外,一些無人認領、久未開動的「死車」亦令問題惡化。大公報記者日前到多區實地觀察,發現「死車」處處。

  有立法會議員表示,這種情況存在已久,加強清理效果有限,當局應考慮就問題進行系統性改革,包括實行單車車主登記制度,以及多管齊下增加單車泊位供應。\大公報記者 伍軒沛、余風

  按運輸署資料,截至今年6月,全港約有65800個公眾單車泊位,當中約42000個泊位、即約64%由運輸署管理,其餘由房屋署或其他部門管理,而泊位在新界北區、元朗和沙田較多。大公報記者日前走訪多區,發現單車出租店將單車隨意擺放於行人路的情況非常普遍,不僅佔用公共空間,更對市民出行造成不便,部分行為已涉嫌違例,而在大量的單車堆中不乏無人認領,久未開動的「死車」。

  在沙田街市對出天橋底的公共單車泊位,曾因大量無人認領的「死車」停泊,而被稱為「單車墳場」。大公報記者在現場所見,雖然現在已不見「死車」,但泊滿的單車「插針難入」,有街市檔販或騎車買餸的市民隨手將單車放在街市門口便離開。而在街市附近的路邊,共享單車亦是隨街停泊,綁在路邊圍欄。

  泊位不足 市民趕時間亂放街上

  與沙田街市一條街距離的瀝源邨,邨內單車泊位亦是泊滿,大部分單車生鏽或車胎漏氣,甚至缺少單車鏈,載物兜變成垃圾桶,看來無人使用多年。城門河一帶屋苑樓下的單車泊位,同樣是泊滿了「死車」。

  大圍站外有一個公共單車停泊處,也是停滿了單車,有市民來解鎖單車並向記者說:「每天上班都坐地鐵,出站就騎車回家,這裏難找到位置泊車,有時候趕上班便鎖在路邊鐵欄。」附近不少鐵欄都鎖滿了單車,該市民繼續抱怨:「公共單車泊位很滿,位置亦不就腳,我寧可鎖在這裏,下班回來再騎回家。」

  在各區單車徑一帶有約5500個單車公眾泊位,惟幾乎所有泊位長期處於爆滿狀態,沙田大圍固然是「重災區」,將軍澳亦是「單車成災」,港鐵寶琳站對出停放處約150個泊位全滿,很多都是嚴重生鏽且被鐵鏈鎖住的「死車」。另外,將軍澳站對出泊位亦是密布死車,部分更被雜物佔用,不少共享單車只能停放在路邊甚至倒放地上。

  沙田區議員鄧肇峰向大公報記者表示,不時有市民投訴出租單車霸佔車位,也曾有救護車因此受到阻礙。雖然跨部門組成的「工作小組」採取過多次聯合行動,區內單車違泊及「死車」佔位的情況已有改善,但由於部門會先張貼告示,24小時後才會清理,出租單車店轉移將單車待巡查過後再泊回,問題無法根治。鑒於現行的條例無法有效防止公眾泊單車處被商舖佔用,他建議政府研究針對性方案根治問題。

  運輸署研泊位納土地附屬設施

  政府多個部門包括民政事務處、地政處、運輸署等,會視實際情況開展跨部門聯合行動,清理政府土地上違例停泊或棄置的單車。運輸署回覆大公報查詢表示,正研究將單車泊位納入土地用途附屬設施,要求新市鎮及新發展區項目按土地用途和規模配備足夠泊位,由發展商或負責人管理維護;公眾停泊處會採用雙層泊架等設計增加泊位。

  食物環境衞生署回覆大公報表示,接獲違泊個案後,會轉介分區民政處,以便聯合行動處理。地政總署發言人表示,在聯合行動前不少於兩日,會依《土地(雜項條文)條例》(第28章)在單車及適當地方張貼通知,要求有關人士指定日期前移走單車,否則將被移除。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