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妙法寺是屯門著名佛寺,位處藍地/網上圖片
妙法寺是屯門著名佛寺,位處藍地。該寺建於1960年,原址稱為「張園」,是張榮舉的別墅。張氏為香港望族,其夫人陳儀貞是協恩中學首任校長(1936-1958年在任)。張園在妙法寺建立前曾兩度用作高等院校校園,先是嶺南大學農學院,後為香港官立鄉村師範專科學校。
1949至1954年間,張園是香港官立鄉村師範專科學校(簡稱鄉師)的校園。該校成立於1946年,由港督楊慕琦創立,旨在為偏遠的新界地區培訓教師,是繼羅富國師範學院後香港第二所師資培訓學校。楊慕琦借出他在上水金錢村的別墅作為鄉師的臨時校舍,葛量洪繼任港督後收回別墅,鄉師於是遷往粉嶺。1949年6月,英軍徵用粉嶺校舍,鄉師再次遷校,這次遷至藍地張園,直至1954年停辦為止,八年間畢業生共181人。
鄉師使用張園作為校舍是戰後的事,在日軍入侵香港前,張園則是嶺南大學農學院所在地。1938年10月,日軍佔領廣州,嶺大遷往香港上課,主要院系借用香港大學校舍上課,農學院不便設於市區,於是以藍地張園為校舍。
嶺大農學院二至四年級學生均在張園上課、實習和住宿,學生約50人,教授八人。張園內有畜牧場、果樹等,可供學生實習之用。不久,廣東省政府通令原址在粵地的大學必須遷回省內復課,嶺大遵令,首步是先將農學院從屯門張園遷回粵地。1940年底,嶺大在廣東北部的樂昌縣坪石鎮金雞嶺山麓建立農學院,三、四年級學生隨即率先遷往粵北。日軍入侵香港後,嶺大其他院系也遷往粵北上課,校本部位處曲江縣仙人廟大村,與農學院分處兩地。
理大專上學院客席講師 梁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