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報紙新聞 > 正文

孫中山與菲律賓

時間:2016-11-25 03:15:07來源:大公網

  十九世紀末,泛亞洲主義最先在日本興起。日本的泛亞洲主義相信,與西方列強合作是災難性的。他們懷疑歐洲人是否能給任何洲的人平等。他們主張,幫助中國改革,使之振興富強,並與中國聯合起來,協助亞洲全部殖民地得到解放。日本政府日後藉此主義為名,入侵亞洲多個國家。其實,孫中山才是泛亞洲主義忠實信奉者,百年前他協助菲律賓對抗美國入侵的一段歷史,實是泛亞洲主義最正義的一次實踐。

  在西班牙人統治菲律賓期間,菲律賓民族主義者於1898年美西戰爭時曾與美國人合作。當時,美軍沒有足夠實力攻入馬尼拉,於是美軍將領與流亡香港的阿奎那度聯繫,共同對付西班牙人,並應許以菲律賓獨立為酬。1898年12月,美西在巴黎簽訂了結束戰爭的條約,阿奎那度的使者被拒之門外,未能參與會議,美國正式拒絕了菲律賓人獨立要求。美國明顯地欲將菲律賓據為己有時,菲律賓人在阿奎那度領導下奮起抵抗。

  1898年,阿奎那度曾派人到日本求援,惟日本政府不敢觸怒美國人。當時身處日本的孫中山,義不容辭地接納了菲律賓人的請求,這是中菲兩國反對西方殖民統治的一次合作機會。孫中山認為,如果菲律賓軍隊獲勝,中國革命黨就有一個反滿基地。當時,菲律賓人有資金,但缺乏武器和運送武器船隻。會面之後,阿奎那度的使者把整個行動計劃委託孫中山辦理,共同抗美。

  1899年,孫中山得到日本軍方和商界暗中支持,僱用一艘軍火船開往菲律賓。孫中山及其他革命黨人準備隨後出發。不料這艘船在風雨中沉沒,損失了所有軍備。孫中山準備再次運送軍火給菲律賓,但美國已有警覺,日本政府乃下令禁止,令史上首次實踐泛亞洲主義的機會,無疾而終。

  然而,阿奎那度集團對孫中山的泛亞團結行動,還是表示感激。他們從軍費中,拿出十萬元送給孫中山。孫中山得以創辦他的第一份報紙─《中國日報》。該報在東南亞發行,有助削弱康有為在華僑中散布保皇思想,起了推動革命思潮的積極作用。

  在1900年初,菲律賓軍隊已經全被瓦解,只剩下零星游擊隊。游擊隊到了1901年3月,阿奎那度被俘之後,亦逐漸消失。相反,隨着中國革命風潮的掀起,孫中山及其同志將更多注意力集中於國內政局,無暇再協助其他亞洲國家,抵抗西方列強的入侵。自此,兩國合作泛亞主義實踐的機會亦隨之消失,隨着時局的發展,孫中山在推動泛亞主義運動的角色,亦漸被淡忘。看到他對菲律賓的援助,雖然未取得實際成效,但其義無反顧的精神,為亞洲民族復興史上留下了光輝一頁。今年是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重提這一段兩地合作歷史,更讓我們懷念孫中山豐功偉績。

   香港中史教師會會長 李偉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