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位於肇慶的謝鶴年故居/謝惠芝攝
聞名遐邇的肇慶七星岩附近,有一座民國舊大宅,當地人相傳是民國縣長的故居,亦有人稱是國民黨將軍故居。翻查史料後發現,沒錯,這座兩層高大宅坐落於余家巷(今稱娛家巷),約有100年歷史,是民國名人謝鶴年的故居。
謝鶴年生於1900年,字鳴皋,廣東高要人。民國時曾任德慶、鶴山和揭陽三縣縣長,時人譽為廣東地區最清廉和任期最長的縣長。今揭陽中山公園「甘棠留蔭紀念亭」有「甘棠留蔭:謝邑侯鳴皋政績碑」,內文稱他任內造福桑梓,勵學利民,包括築公路、興農業、建救濟院和學校等功績,受到人民愛戴。謝縣長擔任過公路局局長、教育局局長、海南特區行政長官公署秘書長、第七戰區司令長官部少將參議、廣東省農會理事長等職務,因此他在這大宅居住的時間並不長,主要是他的妻兒孫居住。
當地人稱,謝縣長故居本名「謝康樂堂」,在木板上漆字,嵌於大門外邊牆上,甚為莊嚴。那時一般民居多為一層平房,甚少有兩層,後花園建有「Z」字形防空洞。日本侵華時,防空洞曾讓給附近居民避難,可容納約30人。1942年,日機空襲,由於謝縣長居所距離縣警局不遠,被敵機誤為目標而投彈三枚,竟全落在謝縣長大宅的第一進房屋,幸好炸彈威力不大,僅炸毀建築物前部,即一樓正廳、客廳及二樓小陽台,後花園防空洞內的人則逃過一劫。
1948年,謝縣長當選為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翌年前赴台灣,以後再沒有回到肇慶故居。鄰近居民稱,80年代初謝縣長故居圍牆被拆卸,小水塘填平,在花園內興建房屋,大宅已面目全非。唯一不變的,就是故居前的花園仍留一座明代水井,這古井已列為保護文物。
(名人故居.八)
職業訓練局語文講師 謝惠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