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社論摘編 | 文匯報:中國創造抗疫奇跡 激勵港人融入國家

時間:2020-09-09 10:38:48來源:大公網

       港媒社評今日(9日)關注昨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抗疫表彰大會。其中,《文匯報》社評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傳染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遭遇的最重大突發公共衞生事件,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面臨嚴重威脅。面對前所未知、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中國秉持科學精神、科學態度,把遵循科學規律貫穿到決策指揮、病患治療、技術攻關、社會治理的抗疫全過程。以下是各媒體社論文章內容節選。

  《文匯報》:中國創造抗疫奇跡 激勵港人融入國家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昨日在北京隆重舉行。中國抗疫取得空前成果、創造舉世矚目奇跡,充分體現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尊重科學的偉大抗疫精神,彰顯了舉國同心的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優越性。這場成功的偉大抗疫阻擊戰,必將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激勵港人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與國家命運與共,攜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大公報》:內地抗疫傳捷報 香港需要加把勁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之際,中國召開全國抗疫表彰大會,向全世界宣示中國已取得抗疫的重大戰略性成果。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他用「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這二十個字來概括中國的抗疫精神;同時闡明中國抗疫的六大啟示,指出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所具有的顯著優勢,是抵禦風險挑戰、提高治理效能的根本保障。講話振聾發聵,引人深思。

  《星島日報》:救經濟靠檢測 「雷霆救兵」應留低

  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昨天說,政府的抗疫措施拖拖拉拉,疫情難以真正受控,估計經濟每周損失近五十億元,認為應盡早實施健康碼。這評論可說一矢中的,政府過往遲遲不展開大規模檢測,既沒法遏止傳播,健康碼亦遙遙無期,各行業在緊綁政策下不斷失血,要救經濟必須扭轉戰略思維。普檢計劃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萬人登記檢測,總算朝正確方向邁前一步,隨着健康碼與旅遊氣泡陸續推行,檢測需求將持續大幅增加,今次支援普檢的「雷霆救兵」,包括一批以內地作基地的檢測機構,應繼續長期留駐,給市民提供平、快、多的檢測服務。

  《明報》:汲取外國失策教訓 旅遊氣泡循序漸進

  政府進一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同時亦為建立「旅遊氣泡」籌謀,當局表示正與11個國家磋商。第三波疫情放緩,各類社會經濟活動可以有序重開,香港是高度開放經濟體,若要重啟會議展覽等行業,總得讓其他地區人士來港,關鍵是要做好風險管控,避免再像5、6月豁免海員及機組人員檢疫般「漏招」。疫下世界新常態,建立旅遊氣泡是必然一步,如何選擇合作夥伴,只能以客觀疫情為本,不為主觀好惡轉移,就算是重要貿易夥伴又或旅遊熱點,倘若疫情未受控制、防疫措施存在明顯不足,一樣不能隨便開綠燈。歐洲7月急步放寬旅遊限制,疫情迅即反彈,港府組建旅遊氣泡,必須循序漸進小心謹慎。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