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追尋馬吉影像》 守護南京大屠殺鐵證 大公報記者搶救侵華日軍屠城史料 艱辛過程記錄成書

時間:2025-05-11 05:02:29來源:大公报

  圖:邵子平(左)向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黨委書記徐飛贈送《追尋馬吉影像》。\大公報記者陳旻攝

  5月9日,今年89歲高齡的華僑邵子平,赴南京向母校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贈送新書《從南京到紐約 追尋馬吉影像》,該書翔實記錄了大公報記者自2017年12月起,歷經兩年曲折,鍥而不捨,追尋與推動美國牧師約翰.馬吉於1937年拍攝記錄侵華日軍南京暴行影像「37分鐘」版珍貴膠片從美國回歸祖國的全過程。

  「歷史從來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流淌在我們血脈中的基因,是鐫刻在這片土地上的集體記憶。」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黨委書記徐飛表示,這本書告訴我們:銘記歷史是為了珍視和平;守護真相,是為了照亮未來。\大公報記者 陳旻南京報道

  當日,20餘名師生代表參加贈書儀式與座談會。徐飛在贈書儀式現場語重心長地說,「同學們,我們肩負的不僅是知識的傳承,還有精神的接續。希望大家以邵先生為榜樣,在書卷中求真,在實踐中擔當,扎根中華文化的深厚土壤,胸懷人類命運的深刻關切。」

  1936年,邵子平出生於南京,並在南京度過童年及少年時代。1948年,他進入國立中央大學師範學院附屬中學就讀,即南師附中前身。

  37分鐘影像 有力反擊日本右翼

  1991年7月,邵子平在紐約找到南京大屠殺期間留在南京救助難民並用16毫米攝影機拍下日軍暴行的約翰.馬吉牧師的兒子大衛.馬吉,發現塵封46年的記錄南京大屠殺影像膠片原片,並製成37分鐘膠片,向全球公布,有力反擊了日本右翼公開否認南京大屠殺的叫囂。

  2017年12月,大公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27年前紐約曾有馬吉影像37分鐘,而南京紀念館藏只有17分鐘。大公報記者與邵子平一道努力,最終找到紐約版「37分鐘膠片」,捐贈給南京。

  激勵學子銘記歷史勇擔責任

  贈書儀式現場播放了馬吉影像片段,校方特別向邵子平贈送了他當年的學籍卡複印件。

  在以「傳承歷史使命,賡續正義精神」為主題的座談會上,邵子平與師生們分享了「紀念南京大屠殺受難同胞聯合會」在美國追尋與傳播歷史真相的曲折經歷,激勵青年學子銘記歷史、勇擔責任。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