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公評世界/以「戰略自信」應對美國的「戰略耐心」\周德武

時間:2021-01-27 04:24:27來源:大公報

  拜登執政近一周,其簽發的行政令已有數十個。在如此短的時間裏否決前任如此多的政策,可見美國民主與共和兩黨的分歧已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雖然「拜登新政」遭到共和黨的猛烈攻擊,但民主黨不會就此收斂,相反民主黨將會更大膽地推行所謂的「政治正確」路線,包括在非法移民等問題上展現寬容,為民主黨的未來政治版圖塗上自己的顏色,否則兩年之後的中期選舉及四年之後的美國大選,共和黨將捲土重來,民主黨只怕會落得個曇花一現、追悔莫及的下場。

  拜登這幾天內政與外交兩不誤。競選期間他多次表明,上台之後將修復與盟國的關係,與之結成統一戰線,以應對中國挑戰。拜登已先後與加拿大總理、墨西哥總統及英法德等國領導人通話,除了雙邊議題之外,如何應對中國也是無法迴避的話題。反華是美國的「政治正確」,對華強硬是兩黨的基本共識,但在具體策略上,民主黨更傾向於聯手盟國,以「群毆」而不是「單挑」的方式遏制中國。可以預料,接下來拜登將與亞洲盟國通話,共同商討在太平洋地區的戰略協作,拜登也算是用實際行動兌現大選的承諾。

  拜登外交團隊的任職聽證會正密鑼緊鼓地舉行,布林肯可望於1月27日正式執掌國務院。在關鍵崗位人手奇缺的情況下,指望此時出台全面的對華政策並不現實。

  中美元首雖未通話,但雙方已有實質性過招。在拜登宣誓就職的同時,中國外交部就公布了對特朗普政府28名前高官進行制裁,這既是對美國採取的對等反制措施,也是對拜登新政府的一次警示,即任何損害中國核心利益的美國政策制定者、中美關係的惡意破壞者不可能不付出相應的代價。

  從達沃斯的世界經濟論壇到白宮的記者會,中美兩國領導人釋放的大量信息足以被視為雙方第一回合的政策試探。中國領導人明確拒絕了特朗普政府的「脫鈎、斷供、制裁」等單邊主義做法,也向「選擇性的多邊主義」或「偽多邊主義」說不。前幾天,中國軍機掠過台海上空,美國航母出現在黃岩島附近,軍事上各自展示了不弱勢的姿態。

  競爭是常態,冷色是中美關係的底色,中美之間經過這幾年的較量,沒有人再對雙邊關係抱有幼稚的想法,但競爭不等於雙方不合作。中美雙方打交道幾十年,雖然雙方曾多次表示希望建立戰略互信,但互信始終沒法建立起來,相反戰略互疑與日俱增,以至於發展到戰略對抗。在互信嚴重缺失的情況下,如何管控兩國關係?恐怕只能通過建立規則、確立雙方大體遵循的紅線和底線,這樣雙邊關係才不致失控。

  需要指出的是,在拜登入主白宮的兩個小時後,他在美國公務員的宣誓儀式上,饒有興致地回顧了2011年訪華時與中國領導人交往的情景。在如此重大的場合談論中國,不會是即興之作。拜登口中的「可能性」一詞是媒體熱炒的重點,的確,美國的未來有多種可能性,中美關係的未來也有多種可能性,關鍵是如何塑造一個對中美兩國都有利的未來。

  白宮發言人普薩基昨天有關涉華問題的表述值得玩味:一是強調中美競爭的戰略性、激烈性;二是強調與華競爭全方位性。她稱,「這些年來,中國在內部越來越不民主,在外部越來越強勢」,不僅中國與美爭奪就業崗位,還在削弱美國的科技優勢、動搖美國的國際影響力,美國需要全面梳理特朗普時期的對華政策並進行內部評估,用「戰略耐心」應對中國對美國安全、繁榮及價值觀的挑戰。

  拜登新政府用「戰略耐心」來形容今後與中國打交道的方式,這個表述有一定的新鮮感。有沒有耐心是磨出來的,就像很多急性子的人到了一定歲數也就不那麼急了。前幾年中國崛起勢頭很猛,世界很焦慮,美國更有強烈的危機感和緊迫感。十年過去了,恐怕美國對中國崛起的適應能力也大大提高了,特別是這四年與特朗普過招,讓許多美國人清醒不少,美國企圖通過斷供等極端手段,急於打垮中國,但結果是中國打而不倒,展示了一個東方大國特有的韌性。在筆者看來,對華保持「戰略耐心」既是美的無奈,也是美新政府的現實選擇。

  美國有戰略耐心,歐洲國家有「戰略自主」,我們更應有戰略信心。就中美戰略博弈而言,美國走的是下坡路,中國走的是上坡路,時與勢在我一邊,這是我們對美鬥爭的底氣,也是我們能夠保持戰略定力的客觀依據。從這個意義上說,「戰略耐心」與對華遏制的「戰略失敗」可以說是近義詞。

  中國崛起之勢不可阻擋,中國人越來越自信地走向國際舞台也是必然的趨勢。把中國的自信視為強勢,把中國特色的民主制度歸為異類,這本身就是一種西方式的傲慢與偏見。特朗普的對華政策仍在慣性中向前滑行,在拜登尚未痛下決心改弦更張的時候,讓我們對美也保持一點戰略耐心,趁勢練好自己的耐力和內功,以防未來的不測之需。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