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昨日發表「雙十」講話,再次散布「台獨」言論,妄稱要求大陸「停止扭曲聯大第2758號決議」,並侈談「將致力維持現狀,守護台海和平穩定」。同時,竭力美化政績,甚至還把政府救災不力吹噓成「何等偉大」的「希望的光」,徹底暴露賴清德冥頑不化的「麻煩製造者」「危險製造者」「戰爭製造者」本性,也暴露其為一己私利執意將台灣拖入兵兇戰危險境。
賴清德在講話中,大吹特吹其「經濟成果」,甚至煞有介事講到早前發生的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稱「成千上萬,穿着雨鞋,拿起鏟子,不遠千里前去救援」的民眾,是讓花蓮受災鄉親「早日恢復正常生活」的「鏟子超人」。
9月23日下午,台灣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洪水沖入光復鄉市區。許多居民躲至二樓才逃過一劫,被圍困一夜。洪水退卻後當地一片狼藉,車輛被沖毀、堆疊,不少房屋受洪水衝毀居民損失嚴重,農田被厚厚的淤泥覆蓋無法耕種,商戶的貨物和裝備全毀。在缺乏政府的支援之下,只有依靠來自各地的熱心民眾拿着鏟子甚至徒手協助清淤。
賴政府置災民痛苦於不顧
截至10月8日,這次災害已造成19人死亡、5人失聯,另有逾150人受傷。對此,居民們氣憤不已:相關單位早就開會說要處理堰塞湖卻毫無結果,根本未採取行動,此次災難實為人禍,要求當地部門進行賠償。
但讓人難以置信的是,賴清德在講話中「喪事喜辦」,不僅沒有檢討相關部門救災不力的問題,反而置當地災民的痛苦於不顧,將此標榜成「一道道希望的光」,是「何等偉大」,完全撇清了政府部門應負的責任。賴清德還聲稱「每一位『鏟子超人』鏟出的,不只是厚重的淤泥……也是一道道希望的光,溫暖每一個人的心」——感到溫暖的大概只有賴清德,災民感受到的只有其政府不作為的「痛」和家破人亡的「心碎」。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並不奇怪。賴清德上台以來,從來沒有把島內百姓的民生放在心上。比如,島內成立「數位發展部」3年多,但民眾期望之一的打詐未見成效,但知名商業服務平台用戶個資外洩事件不斷,前段時間甚至發生600萬用戶ID、門號、身份證照片、銀行資料等數據外洩事件,民眾為此擔憂不已,但賴清德卻在講話中吹噓所謂「亮眼的經濟成果」「締造的輝煌紀錄」,如此種種,可謂是恬不知恥。
搶險救災、民生保障缺人、缺錢、缺物資,但賴清德給美國送錢卻毫不手軟。眾所周知,大陸對台軍事實力是壓倒性的,根本就不在一個層面、一個維度。但賴清德依然推進「以武謀獨」「以武拒統」,宣稱今年底將提出國防特別預算,明年度將超過GDP 3%,並且在2030年前,達到GDP 5%。而卡托研究所分析報告顯示,目前台灣累積軍售延宕規模約215.4億美元(約新台幣6572億元)。其實明眼人都知道,增加軍費無非是繼續上演「凱子軍購」,向美國主子表明島內「錢多人傻」,別無他效。
賴清德也不愧為「務實台獨工作者」,張口閉口都忘不了「台獨」。在昨天的講話中,顛倒黑白、混淆視聽,繼續翻炒「民主對抗威權」謊言、兜售「台獨」分裂謬論,扯什麼台灣為「小小多山的國家」,妄稱要求大陸「停止扭曲聯大第2758號決議」,再次為兩岸和平發展蒙上陰影。
台灣身份不存在模糊空間
其實,《開羅宣言》等文件早就從國際法層面上明確了台灣歸屬,而1971年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內容更是清晰無誤,從國際組織實踐和政治層面一錘定音,明確界定台灣的唯一身份是「中國台灣省」,不存在模糊或歪曲的空間。
第2758號決議還從政治上、法律上和程序上徹底解決全中國代表權問題。1949年10月1日以後,「中華民國」已完全無權代表中國行使國家主權,無權繼續在聯合國代表中國,正因為如此,1971年的聯大第2758號決議沒有使用「中華民國政府代表」的提法,更沒有使用「驅逐台灣當局的代表」的提法。它明確無誤地表明,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只有一個,不存在「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當時美國企圖推動的「雙重代表權」提案,因遭到國際社會普遍反對而失敗,從反面印證了一個中國原則的不可挑戰性。
賴清德誣稱大陸「扭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其實真正扭曲聯大決議的正是賴清德本人。聯大第2758號決議具有廣泛而權威的法律效力,為聯合國系統及機構妥善處理台灣問題提供了權威依據。為恪守第2758號決議,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在正式文件和實踐中,對台灣的稱謂就是「中國台灣省」(Taiwan, Province of China)。聯合國秘書處法律事務辦公室的官方法律意見明確指出:「台灣作為中國的一個省沒有獨立地位。」賴清德自以為有外部勢力撐腰,便與全世界死磕,完全是自討沒趣。
正如外交部發言人指出,當前,台海和平穩定最大的威脅是「台獨」分裂活動和外部干涉行徑。賴清德當局妄圖編造種種謊言推進「以武謀獨」「以武拒統」,只會將台灣拖入兵兇戰危的險境。任何試圖篡改歷史事實、挑戰聯大第2758號決議的行徑,不僅是在挑戰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也是在挑戰聯合國權威,挑戰二戰後國際秩序,公然開歷史倒車,十分荒謬,也十分危險。
上海大學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