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的商貿代表團訪問卡塔爾和科威特之行圓滿結束,歷時四天的行程成果豐碩,共簽署59份合作備忘錄和協議,涵蓋經貿、金融、科技、教育等多個領域,並成功爭取卡塔爾和阿聯酋給予特區護照持有人免簽證入境30日的待遇,阿曼的免簽證入境期限亦由10天延長至14天。
在當前關稅戰陰霾籠罩全球之下,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更需要積極開拓市場,平衡美國市場的風險。李家超特首兩次訪問中東,不但顯示特區政府對中東市場的重視,更具有很強的戰略思維,志在為香港和內地企業尋機遇拓商機,通過政府高層的接觸,進一步深化兩地經貿合作,打開中東這個「新藍海」市場,為香港經濟注入源源不絕的活水,更向國際社會彰顯香港「內聯外通」的優勢地位。
這次中東之行成果豐碩,不但為兩地未來的經濟發展和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更為內地企業拓展業務至中東及其他地區提供重要平台。這次訪問團的一個特點,是香港與內地企業家共同參加共拓商機。香港與內地企業各有優勢,香港企業在國際化、金融專業服務、與國際接軌等方面具有優勢,內地企業則強於創新科技、製造、物流等,香港與內地企業共同出訪中東,將可發揮優勢互補、強強聯手的作用,大大增強訪問團的多元性,對於中東企業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
與內地企業協同強化競爭力
這次訪問團達成了多項合作備忘錄和協議,正是香港與內地企業共同協作所取得的成果。特區政府在安排上特意加入內地企業代表,有很強的前瞻性,打破了過往單打獨鬥的局限,既為內地企業搭建「走出去」的橋樑,更展現香港與內地合作的巨大增值潛力與協同效應。這個模式值得推廣下去,在之後的訪問團中都可加入內地企業代表。
這次中東行其中一個顯著成果,是持特區護照可免簽證前往卡塔爾和阿聯酋旅遊。在新安排之下,海灣六國中,卡塔爾、阿聯酋、阿曼港人可免簽入境,巴林、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則提供落地簽證,中東國家基本不需要簽證審批,大大便利港人到中東各國旅遊。更重要的是,免簽政策的背後,反映的是香港與中東各國在經貿、文化、旅遊的交流合作踏上新的台階,雙方的經濟和政治互信不斷深化,將為旅遊等產業帶來巨大的支持,也為香港和內地企業開拓中東市場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當前全球經濟格局正在深度重塑,經濟重心東移,新興市場的重要性與日俱增。特區政府近年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去年中東國家駐港公司數目按年上升逾兩成,特區政府亦計劃增加在中東的經貿辦數目,反映香港和中東在經濟合作上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值得指出的是,李家超特首自上任以來,已經兩次出訪中東,第一次出訪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共簽署了13份備忘錄,涵蓋金融、創新科技、商務、交通、能源等範疇,部分更已落實,為兩地合作打下了穩固的基礎。這次再訪中東,成果更多更豐碩,並獲得當地的高規格接待。
兩次中東之行充分體現李家超特首的戰略考慮。當前全球正面對美國關稅戰的嚴峻挑戰,不論是香港還是中東各國,在面對美國關稅壁壘之下,都需要推動經濟多元化,開拓更廣闊的市場,其中全球最大規模、最具發展潛力、最具穩定性的中國市場成為不少國家希望進軍的目標。香港是國家最國際化的窗口,更是其他國家布局中國市場的重要跳板,李家超特首親自帶隊訪問中東,政府引領,企業對接,不但為企業開拓商機,更為中國與中東等市場開展更深入的經貿合作提供重要橋樑,從而突破美國對中國的圍堵網。李家超特首主動走去開拓商機,講好中國故事和香港故事,發揮「超級聯繫人」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展示充滿活力與機遇的香港
在「一國兩制」下,香港具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是內地與國際市場之間的重要橋樑,亦是中東企業進入內地市場的重要門戶。然而,香港這個優勢不單是說出來,更要充分向國際社會展示,讓外界深入了解香港的優勢,這需要特區政府的主動作為,積極開展各種訪問交流團,通過深入的交流,展現香港「內聯外通」的「超級聯繫人」角色和優勢。
這次中東之行的一大成果,就是通過交流訪問,向國際社會展示一個充滿活力、充滿機遇、「內聯外通」的香港,一個歡迎各國投資者的香港,這是一次講好香港故事之行。
在當前全球經濟重心加速東移的背景下,我們國家在國際層面維護開放公平貿易,遏止了美國關稅戰的氣焰,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和尊重,也為香港攜手內地開拓國際經貿關係營造了有利的大環境。得道多助,香港更應主動開拓其他新興市場,包括東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繼續深耕歐洲等傳統市場,發揮優勢,擁抱世界,為外國企業「引進來」、助香港和內地企業「走出去」發揮橋樑作用。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