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知微篇/新一屆行政長官肩負繼往開來重任\周八駿

時間:2022-04-14 04:24:00來源:大公报

  李家超2022年4月9日舉行線上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參選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行政長官。

  不久前,美國和英國先後發表關於香港的所謂「報告」,攻擊香港新選舉制度,妄圖干擾和破壞香港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李家超在擔任香港現屆政府保安局局長和政務司司長期間,為制止黑色暴亂、實施香港國安法和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作出重要貢獻。輿論稱讚李家超有一副扛得起外部壓力的「鐵肩膀」。

  熟悉公務員體制優點和弱點

  李家超具備多重優勢。作為資深公務員,他熟悉香港公務員體制的優點和弱點。作為長期擔負香港保安工作的主要官員,他具有維護法治、保衛家園安寧的擔當和經驗。作為現屆政府第二把手的經驗,意味他能夠保持施政延續,又開拓進取。

  在4月9日新聞發布會上,李家超通過互聯網並借助電子媒體直播,向香港全體居民表示,未來5年是香港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作為下屆行政長官參選人,他提出未來三方面目標──以結果為目標解決不同問題、全面提升香港競爭力、奠定香港發展的穩固基石。他表示,參選行政長官,是出於對國家忠誠、對香港熱愛、對香港市民負責。李家超並表示,他如果當選,將邀請各方面人才加入其管治班子,發揮團隊精神。他強調,特區新一屆政府需要做到事、有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李家超的競選辦公室人員,來自愛國愛港力量各政治團體、重要社會團體。李家超的選舉團隊,展現愛國愛港力量不同黨派大團結。

  有些人認為,行政長官選舉必須出現激烈競爭,否則就無法彰顯民主特色,或減弱行政長官選舉的民主色彩。這是過慮或誤會。產生過慮或誤會的原因,一是定義民主必須是差額選舉,二是以過往幾屆行政長官選舉經驗為依據。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5年為一屆。從2007年第三屆至2017年第五屆,都有多名候選人參與競逐。從現在的眼光看來,過去不乏反中亂港政治勢力進入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的情況,並試圖推舉其代表人物,與愛國愛港力量推舉的候選人爭奪特區最高領導職位。

  美英樂見那樣的局面,而且為了進一步確保反中亂港政治勢力代表人士或其支持的人物可以登上行政長官寶座,他們企圖在香港移植所謂「真民主」(亦稱「真普選」)。其內容是,中央不能介入香港行政長官候選人產生,不能影響香港幾百萬選民一人一票選舉行政長官,不管選出怎樣人士,中央必須任命其為行政長官。

  美英之所以提出上述政治設計,是因為歷史因素,至今,香港仍有部分選民傾向美英,其公開和隱蔽的代理人在香港政壇頗有影響。反中亂港勢力利用黑色暴亂,幾乎完全控制2019年11月香港第六屆區議會選舉。

  消除「等額選舉非民主」偏見

  中央2021年完善香港選舉制度,把反中亂港政治勢力趕出選舉委員會和香港立法會,也確保他們的代理人無法混入行政長官候選人行列,以保證堅定愛國者執掌香港管治權。

  有些人提問──行政長官須由堅定愛國者擔任,但參選人數越多不是越好嗎?他們的理據是,有比較才有選擇。當然,也同「等額選舉非民主」的偏見分不開。

  等額選舉與差額選舉,是選舉的不同方式,哪一種符合民主定義,取決於一系列相關因素,不能僅就有無差額而論。如果等額選舉的候選人是眾望所歸的,是面向選民的,那麼,等額選舉就是民主的。如果差額選舉不能選出最適合的人卻加劇社會政治分化,豈不偏離民主推動社會發展為民謀福祉的宗旨?

  香港新選舉制度,允許差額選舉,也允許等額選舉,某一屆選舉的參選人數亦不代表之後幾屆會有同樣的參選人數。當前形勢是,因為第五波新冠疫情導致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被推遲,大部分人也仍然在適應選舉制度的改變。因此,即使個別一屆的參選人數不多,但只要接受香港社會質詢,由選舉委員會投票選舉,符合民主真諦和程序,符合香港實際情況。

  資深評論員、博士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