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銳評/CIA設「中國任務中心」 香港不能成「間諜之都」\方靖之

時間:2021-10-13 04:28:37來源:大公报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威廉.伯恩斯上周宣布成立一個新的「中國任務中心」,以確保CIA的資源和現有努力能夠集中起來對付這個日益增長的威脅,伯恩斯更指中國政府是「我們在21世紀面對的最重要的地緣政治威脅」云云。《華盛頓郵報》引述一位匿名官員對伯恩斯的言論作出更詳細的描述,稱美國與應對蘇聯一樣,CIA會在全球多個國家部署更多探員、語言學家、技術員及專家收集情報,並與中國所關注的事作抗衡。這位官員也稱,CIA也將招募及訓練更多會說普通話的人。

  CIA調撥大筆資源成立所謂「中國任務中心」並不尋常,反映了美國遏華戰略的新動向。有關報道引述一名CIA高官將「中國任務中心」與冷戰時期CIA對抗蘇聯的做法相提並論,這說明「中國任務中心」就是一個針對中國的間諜機構,目的就是在中國境內進行情報搜集、滲透以至顛覆;為此CIA更會大量聘請會說普通話的人擔當特務。這已經是明火執仗的間諜戰、滲透戰。

  對於這個「中國任務中心」,當然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中國對於間諜的防範和追蹤已經有極為豐富的經驗,近年多名西方間諜被拘捕和定罪,早已令西方間諜機構對於滲透內地談虎色變。恰恰相反,香港對於國際間諜活動一向不設防,更被稱為「間諜之都」,各國間諜都將香港作為搜集情報的基地。香港這個中國的「南大門」很大可能成為這個「中國任務中心」一個主要落腳點。

  反映美遏華新動向

  特區政府也察覺到這個問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日前回應基本法第23條立法工作時,直指涉及間諜的罪行可能要加強着墨,並提及CIA宣布成立「中國任務中心」,當局有需要應對。經過持續逾年的「黑暴」,市民都認識到諜戰、滲透、顛覆對香港已不是遙不可及,這個「中國任務中心」將帶給香港兩大風險:

  一是香港並沒有反間諜法,外國間諜可輕易以不同身份在港收集情報,就算香港警方查獲有關行徑,也沒有反間諜法追究,難以對外國間諜產生阻嚇力。

  二是經過「黑暴」一役,美國等反華勢力豢養多年的反中亂港勢力遭到「毀滅性打擊」,不但在議會上「歸零」,而且在社會上亦失去了策動大型暴亂的能力。美國策動的港版「顏色革命」已完全破產。所以,CIA亦調整了對港策略,由明戰轉為暗戰,由熱戰轉為寒戰,通過大量撥款吸納亂港分子,重新在香港不同界別、不同行業進行滲透,重新構築亂港勢力網。這個「中國任務中心」不單是情報搜集機構,更是一個行動機構。

  CIA前中國分析師法勞內對傳媒透露,「中國任務中心」整合「行動」與「分析」兩項任務的關鍵功能,一如反恐中心或反情報中心。這說明「中國任務中心」是一個兼備情報和行動,擁有大量資源可供使用的機構,目的就是實行美國遏華政策,而在香港進行搗亂和顛覆,正是這個中心一個主要的工作。

  二戰時期,香港曾與里斯本、卡薩布蘭卡並稱「世界三大諜都」。此後,香港因為特殊的政治與地緣環境,繼續成為「東方諜都」,大量各國間諜特務在香港活動。這個情況在回歸之後並沒有收斂,一方面在於香港的特殊地位,往往成為外國勢力干預內地的一個跳板;另一方面香港在維護國安法律上的短板,令外國勢力、間諜可以來去自如。國安不設防,更令部分國家肆無忌憚地在港部署大量間諜特務,在港煽風點火。美國CIA前僱員斯諾登就曾透露,美國駐香港領事館內至少有15名工作人員是CIA特工。

  須加強反間與情報追蹤

  在黑暴期間,外國間諜、「外國指揮官」更加空群而出,策動指揮多場暴亂。這說明香港在國安上的漏洞,已經嚴重威脅國家和香港的安全、穩定。如果再不及時堵塞,任由香港成為「間諜之都」,CIA屆時將可在香港橫行無忌,香港的安全將失去保障。

  香港不能成「間諜之都」,當前有兩項首要工作:一是加強警方反間諜、情報追蹤工作。二是及早完成23條立法,訂立具阻嚇力的反間諜法。不少國家早已訂立反間諜法,香港國安法雖然明確規定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恐怖活動及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四類罪行的具體構成和罰則,但只涵蓋23條針對的七類罪行中的兩類(即分裂國家及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其餘五類罪行,包括叛國、煽動叛亂、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外國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在香港特區進行政治活動,以及香港特區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與外國政治性組織建立聯繫,仍未有立法處理。當中「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以及「與外國政治性組織勾連」,其實就是「間諜罪」。

  樹德務滋,除惡務本。為阻止外國間諜在香港進行滲透及竊取國家機密,防止香港再爆發新一輪「黑暴」,香港必須及早完成23條立法,以法例規管間諜,不能讓香港成為「間諜之都」。

  資深評論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