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港事港心/新選舉制度為科技創新保駕護航\樊敏華

時間:2021-04-07 04:24:51來源:大公報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下的重大發展戰略,是中央從國家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支持港澳與廣東這塊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在共融中實現共建共享共贏的重大決策部署。

  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一項核心任務。大灣區內地9市具備完善的產業鏈、供應鏈和資金鏈,技術供給和成果孵化能力強,擁有活躍的創新產業環境,創業者從創意產生到產品推出的速度快、成本低,這是香港創科產業發展的豐厚土壤。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預計:到2030年,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總量或將翻一番以上,達到3.2萬億至4.1萬億美元(2017年為1.5萬億美元),超過英國的經濟規模,相當於全球GDP第五大經濟體,為全國GDP的增長貢獻1/5。

  有效對接內地廣闊市場

  大灣區既有匯聚多家龍頭創科企業的深圳,也有多個正在向先進製造業轉型的城市,在創科產業上與香港優勢互補,可以成就一個人才、科研機構與企業匯聚的國際創科中心。粵港澳大灣區的佔地面積相當於三藩市、紐約和東京灣區面積的總和;灣區人口數量最多;港口吞吐量是以上三個世界級灣區總和的5倍,傲居世界第一;同時,其人口年齡的結構也相對較輕、勞動力人口比重高,具有可持續發展的人口動力強勁等優勢。

  粵港澳大灣區佔全國國土面積不到1%,人口數量不足全國總人口的5%,但其經濟總量卻佔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2%,經濟規模已經相當於全球第11大經濟體,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大灣區有近7200萬人口,生產總值達1.6萬億美元,為香港發展創科產業提供了龐大的市場。以大灣區為支撐,香港可以有效對接內地廣闊的市場需求,還可以與內地科技企業併船出海,共同開拓國際市場。

  香港高等教育發達、國際化水平領先、市場體系健全、資本市場發達、知識產權保護完善、資訊流通便捷、具備發展創科的良好基礎。

  香港在對接全球科技創新體系、吸引世界優秀科技人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有比內地城市更為優越的條件,是國家創新體系不可替代的重要資源,在大灣區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可以發揮特殊重要作用。

  在基礎科學和原始創新方面,香港多所研究型大學在醫學、數學、化學、計算機科學、電子工程等基礎研究領域都走在世界前列,在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健康與醫藥、金融科技、智慧城市等產業技術創新領域也具有領先優勢,可以成為全球高端高新產業的策源地。畢馬威中國與阿里巴巴香港創業基金不久前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有54%的受訪香港大學生認為大灣區是最理想的創業地區,認為其商業環境和潛在機遇都較硅谷、新加坡等創新樞紐更好。

  保持繁榮穩定的新動力

  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可以充分發揮香港的國際化優勢,利用香港法律服務機構為大灣區企業「走出去」提供知識產權預警、海外維權援助等服務,支持香港成為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法律與爭議解決服務中心。

  在科技創新成果轉移化方面,可以利用香港在金融、法律、評估、會計、會展等專業服務方面的優勢,幫助大灣區企業走向世界,融入全球創新網絡,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粵港澳大灣區是香港與內地互利合作的最前沿,是新時代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最佳着力點。發揮香港科技優勢,是香港科技界為建設科技強國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是香港「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新發展,是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新動力,以香港所長,服務國家所需。

  上海市政協委員、九龍西區各界協會會長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