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學者論衡\製造「黃色經濟圈」涉嫌違法\郝鐵川

時間:2020-05-20 04:24:00來源:大公報

  圖:「黃色經濟圈」支持者攻擊、騷擾政治立場相左的人和商戶,甚至內地旅客,已明顯違法

  「黃色經濟圈」(簡稱「黃圈」),是指香港「反修例」支持者中的某些消費者和商家聯合打造,杯葛「藍店」(所謂支持修例或支持香港警察的商家)和「紅店」(所謂有國資參與的企業)營商的政治經濟同盟。我覺得,這種行為是嚴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五條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之規定的,是嚴重違反香港特區2013年7月生效的《商品說明條例》和2012年6月通過的《競爭條例》的,特區政府有關執法部門應該考慮採取制止措施。

  鼓吹打壓其他店家

  第一,2020年「五一黃金周」期間,有的店家展示「黃店認證貼紙」;有的人按照政治標準公開在網上列出一些所謂「藍店」、「紅店」名單,號召人們去「黃店」、而不去「藍店」、「紅店」消費等等。這些人的行為不僅違反了市場經濟活動中主體(身份)平等的法律原則,還涉嫌違反了《商品說明條例》關於不得採取威嚇性營業行為的規定。

  每一個經商主體,無論窮者、富者、消費者、生產者、銷售者、大企業、小企業、強者、弱者等,一律在經濟活動中的法律地位平等,受法律同等保護,禁止相互間的歧視行為。《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26條規定:「所有的人在法律前平等,並有權受法律的平等保護,無所歧視。在這方面,法律應禁止任何歧視並保證所有的人得到平等的和有效的保護,以免受基於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見解、國籍或社會出身、財產,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理由的歧視。」《世界貿易組織協定》(香港特區是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單位之一)據此規定了「非歧視原則」,它是世貿組織的基石,由無條件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原則組成。

  《商品說明條例》規定,商戶如就消費者做出具有威嚇性的營業行為,即屬犯罪。例如,商戶「使用騷擾、威逼手段或施加不當影響」來推銷商品或服務,從而令到潛在顧客做出違反意願的消費決定,騷擾手段包括不斷致電騷擾潛在顧客,利用不雅語言辱罵性格柔弱的消費者,利用身處的相對優勢對消費者施壓。製造「黃色經濟圈」的一些人攻擊、騷擾沒有展示「黃店認證貼紙」的商戶,有可能屬於違法的騷擾、威逼、不當行為。

  第二,諸如「黃色的士」社交群組等有可能有「黃店」店主參加的組織,聯合起來打壓「藍店」、「紅店」,涉嫌違反《競爭條例》關於禁止妨礙、限制或扭曲競爭行為、濫用市場權勢等規定。

  《競爭條例》所禁止的反競爭行為有三大類,第一類就是本來屬於競爭性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司或人士,達成調控銷售價格、瓜分市場、操縱投標等方面的協議。禁止的對象不但是具有法律意義的「協議」,只要是「經協調做法或決定」便屬禁止的範圍,例如,口頭上的同意、密契,執行行業公會的決定或所謂「行規」,也可能構成「經協調的做法」。

  另外,如協議有多過一個目的,而只要其中的一個目的是妨礙競爭,或者該協議有多過一個效果,而其中一個效果是妨礙競爭,這便構成違例。

  《競爭條例》所禁止的第二種反競爭行為是濫用市場權勢,表現為對競爭對手的攻擊性行為,攻擊競爭對手雖然是個較難確定的概念,但它目前正需要執法指引或以案例清晰定義。「黃色同盟組織」攻擊「藍店」、「紅店」的事例為執法指引的制定提供了事例。

  法律賦予競爭事務委員會廣泛的權力,它有權處理法例中列明的各類申請、豁免、投訴、調查等事項,亦有責任就這類事情發出指引。除了就違反《競爭條例》的行為向競爭事務裁審處提出法律程序外,競委會還可以向違法程度較輕微和觸犯者發出告誡通知、違章通知書及要求違例者作出補救承諾。對相對嚴重的違法行為及屢犯者,或者拒絕做出補救承諾的,競委會可向競爭事務審裁處申請下列的處分和糾正措施:對每項違法行為處罰高達業務實體在香港營業額10%(以三年為限)的罰款。對有關人士發出取消出任公司董事資格的命令、就違法行為發出禁止、支付損害賠償或其他命令。

  根據外國執法經驗,調查反競爭協議往往需要合謀者的舉報或協助,而執法機關也希望鼓勵違法者自首。故此對自首或舉報人士都設有獎勵機制,對他們的違法行為會有一定的寬待政策。

  迄今,《競爭條例》在香港沒有全面實施,而根據其他地區的經驗,有關競爭的法律對於遏制商場上的某些慣常的不正當營商手法,改善對社會民生經濟活動以及營商環境,都會帶來積極的效果。

  還應指出的是,某些學者歪曲「身份經濟學」的原意,為「黃色經濟圈」辯護,實在不值一駁。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經濟學教授、清華大學人文社科學院長江講席教授陳志武在為美國喬治.阿克洛夫和瑞秋.克萊頓合著《身份經濟學》中文版所寫的推薦語中已明確指出:「身份決定一個人的機會和前途,其重要性遠超我們的印象。比如,許多研究表明姓氏也是一種特殊身份信號:當你找工作或者談交易時,人們會不知不覺地根據你是姓王還是姓陳判斷你是誰家的子孫、什麼家庭背景等等,並據此決定是否給你工作或做交易。一個社會越是基於身份而為,人人機會平等就越不現實,社會流動性就越低。《身份經濟學》因此就值得研究和學習。」

  《身份經濟學》強調的是「一個社會越是基於身份而為,人人機會平等就越不現實,社會流動性就越低」,但到了某些學者嘴中卻成了身份干預經濟正當的理據,這樣的學術造假態度令人失望。

  借「學術理論」搞分化

  資本主義之所以為資本主義,就是它崇尚自由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才強調商家的私權神聖、身份平等。私權神聖而非搶奪欺詐才能定分止爭,身份平等而非貴賤有別才能進行質量價格的公平競爭。而「身份平等」的含義就是《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26條規定的「禁止任何歧視,並保證所有的人得到平等的和有效的保護,以免受基於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見解、國籍或社會出身、財產,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理由的歧視。」製造「黃色經濟圈」本質上就是要顛覆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一切善良的人們不可不警惕那些裝扮成美女的毒蛇。

  中國共產黨和中央政府是誠心誠意地在香港保留資本主義制度的,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就包括了積極借鑒資本主義有益成果的含義,「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使內地的人們不用出國即可考察資本主義制度的運行實踐,誠屬一件幸事。但令人遺憾的是,有那麼一些人卻竭力破壞香港資本主義制度的正常運行,竭力破壞兩種制度的和平共存、和平競賽。事實勝於雄辯。澳門特區GDP 20年間增長8倍,2018年人均GDP以20年前的5.5倍、8.34萬美元而雄踞世界第三名的事實,不發人深省嗎?

  杭州師範大學法學院、華東政法大學教授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