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七日談(上海篇)/和藝術清醒相擁到零點\周立民

時間:2025-08-02 05:02:03來源:大公报

  圖:觀眾在「如此漫長 如此濃郁─黃永玉新作展」參觀。\新華社

  那一夜,我剛到吉隆坡,心卻在上海灘,通過手機屏幕感受人們放不下的熱情。「如此漫長 如此濃郁─黃永玉新作展」當天閉幕,主辦方將閉幕時間延長到零點,為這「超長待機」,一位小紅書博主激情寫道:「啊啊啊,藝術圈今夜無眠!」他說:當整座城市沉入睡眠,我們卻和藝術清醒相擁到零點。

  沒有VIP閉門酒會,沒有商業套路,看看你是不是最後一個奔赴展覽的人。

  我完全能感受到這位朋友內心的澎湃,只要走進那個展場,我們就拒絕不了黃永玉那斑斕的色彩、濃郁的深情和豁達的心胸之吸引,你會隨着他大笑、沉思、抹眼淚,也會長嘆一聲。去年初夏,展覽在北京首展,我就曾置身擁擠的人群中,看那麼多充滿活力的面孔,拿着手機在拍,對着題跋文字默默在念,跟同伴禁不住一起笑,還有人拿着本子臨摹……我從未見過一個藝術展覽與觀眾距離那麼近,他們用不着故作高深、強作解人,臉上的表情充分證明,每幅畫都走進了他們心裏。

  黃永玉的畫如一塊石頭在大家的心湖中激起層層漣漪,感動之餘都迫不及待地要分享,小紅書上有讀者一條條的真情實感:「這個展覽,我看了四個小時,被老爺子的童趣、率真、通透、深情打動,被他九十九歲高齡仍筆畫精確、文思泉湧所震撼。」很多人從畫作中得到了安慰、治癒:「笑着看完,淚目着回味……後勁兒太大……整個展記錄了黃老藝術生命中濃郁斑斕、詼諧天真、甜蜜而朝氣蓬勃的晚期風格,笑中帶淚的百歲人生,彷彿從畫中對大家說:『別不開心呀!看我!人生漫長,玩起來吧!』」很多「刷」一遍不夠的人,也談了看後心靈的收穫:「成年人的鎧甲,終被黃永玉溫柔拆解……你看他畫中:月下兔子比耶,雁陣馱走黃昏,戀人髮梢綴滿星光……時間之河奔湧,那隻小舟正打撈所有破碎的星辰─原來活着最英勇的姿態,是向世界袒露柔軟的真心。」

  近來頗見不少人談到「新大眾藝術」,我不曾關心具體內容,也不知道何為新、舊,只是認為有一條亙古不變的規律:偉大的藝術沒有不撥動讀者(觀眾)心弦的,它們像陽光一樣不會刻意挑選對象,「大眾」「小眾」都能從中感受到溫暖、慰藉。在黃永玉新作展的展場裏,老少咸集,受眾年齡的壁壘早已打破。這不禁讓人追問:黃永玉的畫何以如此吸引人?我們當然可以從才分、修養、積累、技法、色彩等方方面面去分析,寫上長篇大論。但是,作為一個讀者,我更想把認識講得更感性一點,我認為他的畫與我們不隔,與當代生活不隔、與當代人的情感不隔。投之以桃,報之以李,這才有讀者毫不吝嗇的熱愛。

  黃永玉的筆下,鮮活的生活撲面而來,不同時令的花,圍繞在身邊的貓貓狗狗,人們關注的時事,都被他敏感地捕捉,再用一輩子的滄桑和對生活永不褪色的愛去調和,形成他與眾不同的色彩、畫面和對話(題跋)。天上飛過的大雁,他心動;推開窗戶,見到網住的蝴蝶,引出他很多「價值判斷」:「早上起來推開窗子,一個好太陽的晴天,沒想到一隻成功的蜘蛛網上黏着一隻漂亮的蝴蝶。蜘蛛正得意地垂在一根單獨的線上欣賞……」(《價值判斷》題跋)歲暮賞梅,他要一腳踢走「倒霉事」:「庚子年歲暮,離辛丑差不了二十幾天,全世界不管大官和老百姓沒有說庚子年好的,這也是極少見的事。畫這幅《賞梅圖》歡迎新春到來,倒霉事一腳踢走。」(《賞梅圖》題跋)這一年,他九十七歲,我沒有感到他是一位老人、「大師」,他是「我們」中的一員,我們的心,他懂。

  很多讀者的留言都是沒有距離的感同身受:「我最喜歡的莫過於『時空都是自己的,犯不上這麼匆忙。』黃永玉在《永玉六記》批註:『時光跑得太快,快得讓人莫名其妙。』寫到了我的心坎裏!」也有人說他的畫作中「藏着最可愛的人間煙火氣。」煙火,屬於人間萬象,屬於芸芸眾生。

  和眾多讀者一樣,我也幾刷展覽而欲罷不能,不僅在現場,在家中,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個人翻閱展覽配套畫冊《永玉100》。紙頁沙沙,猶如我在展廳裏輕輕的腳步,有那麼一剎那,展廳裏彷彿突然靜音,人群中,我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他得意地說:「我的這些畫是所有同行都沒有見過的,我很認真的,在做這件事。」然而,當我要上前打個招呼時,那個身影又不見了。我站在了他那幅《孤雁圖》前,雪山冰湖,紅掌孤雁,孑然獨立。題跋是:「雁哪雁!何事留下了?」這幅畫作於二○二一年,老人心底有多少話要傾訴?二○二三年,在他去世前二十幾天,他為《從閩南出發》題跋:「我回憶每一件事、每一張窗口、每一張嘴巴發出的笑聲……他和她們都先我而去了……」原來也有如此憂傷。黃先生通過畫和文字跟我們交談,這份沉重,我們接得住嗎?

  六月十七日畫展移師揚州,開幕式後我買到了在上海不曾買到的文創品「小行囊」。當年黃永玉是背着一個裝滿書、磨刀石、木刻板、筆墨紙硯、顏料的大口袋闖蕩上海灘,如今我要用這個小行囊裝滿對他的思念,還有他的情思、憂傷,以及囑咐:自己要養大自己、教育自己。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