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一條大橋如何拓展香港空間?/葉建明

時間:2018-10-30 03:17:01來源:大公報

  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在萬眾期待下正式通車。這個「世紀工程」建成通車,實現了一個灣區內,三座城市、三個關稅區的陸路快速連通,也實現了香港與珠三角西部的快速連通,拉近了港珠澳三地人流物流的聯繫。不僅為粵港澳大灣區融合創造了更加便捷的條件,同時更增加了香港對外的輻射力,大大拓展香港發展空間。

  「雙劍合璧」接通內地

  香港的跨境交通在2018年實現歷史性的突破。一個月前,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香港這個位於中國南端的城市連上國家的高鐵網,香港擁有了「高鐵速度」。而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則是讓港澳正式駁通國家高速公路網,並且進一步打通了整個大灣區的道路交通網。如果說,在大灣區內高鐵是北向行走,是運行在珠江東岸,加大了香港與廣州、深圳、東莞等地聯繫的話,那麼,港珠澳大橋則是向西行走,運行在珠三角(大灣區)的西邊,將加大與珠海、中山等地的聯繫。廣深港高鐵與港珠澳大橋這一左一右的「雙劍合璧」,改善了香港通往內地陸路交通只有經過深圳的格局,不僅將有助於實現大灣區經濟的區域平衡,更是大大提升香港對大灣區的輻射作用,為香港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今天,當港珠澳大橋連通珠三角西部,香港前往廣東其他地方時空縮短,陸路上從香港到珠海由過去的3個多小時縮短到不到1小時,到中山等地也無需費時繞彎,香港的優勢可望從珠江東岸輻射珠江西岸,實現與珠海、中山等珠江西部城市的更緊密合作,令香港更有條件實現合作布局多地域化,最終這種輻射達至整個大灣區。

  以珠海為例,過去珠海與香港合作程度不夠高,珠海吸引港資數量少、層次低。但珠海發展有其獨特優勢,目前珠海已經初步形成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醫療器械、新材料等產業為主體的高新技術產業群,有3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形成了國家創新高地,高新技術產業佔工業產值比重的59%。今年4月,珠海出台被稱為「史上最強」的人才吸引計劃,包括給引進人才贈送50%房屋產權等16條措施,令當地成為珠三角最優吸引人才政策。而且,對港澳在珠海創新創業的人才率先在內地實行購房、子女教育、就醫等方面享受珠海市民待遇。為此,香港作為具有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專業化服務和專業人才優勢,高校創科研究實力的優勢,在大橋的助推下,進軍珠海並擴展到珠江西部其他區域此其時也。

  港珠澳大橋開通更是香港青年的福音。隨着地理距離的拉近,香港青年創新創業乃至就業將獲得更多發展空間和機會——過去我們鼓勵青年「跨過深圳河」,而現在則增加了「跨過伶仃洋」選項。作為大灣區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大橋通車後將在大灣區形成又一個「一小時工作生活圈」,香港青年發展空間的局限進一步被打破,只要對自己有信心,對國家發展有信心,無論是「跨河」還是「跨洋」,只要走出自己心中的「一畝三分地」,嶄新的機會就擺在青年面前。

  「一次放行」創新通關模式

  此外,過去人們批評東涌、天水圍的就業機會不足,影響當地青年發展。而隨着港珠澳大橋開通,大嶼山香港口岸必將獲得商機。當然,政府的配套和支持必不可少。而政府最近提出的「明日大嶼」計劃,也必將得益於港珠澳大橋開通。

  有人擔心港珠澳大橋成為「大白象」工程,這完全是多餘的擔心。以2007年7月1日開通的深圳灣口岸為例,初期每日雙向旅客流量約為3萬人次,而據媒體最新統計,截至今年9月27日,深圳灣口岸出入境旅客達到近3600萬人次,平均每天超過13萬人次,是2007年開通當月的6倍。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港珠澳大橋,必將是商機無限。

  當然,港珠澳大橋作為三地共建共管的大型交通設施,在實現流動順暢便捷上,也需要因應新情況不斷改善,加強配套,保證車流人流的暢通。特別是三地三個關稅區,海關監管及邊檢方式,通關時間,都有提升空間。

  目前大橋採取「三地三檢」的通關模式,實行24小時通關。三地口岸由三地政府各自負責設立和管理,均位於各自屬地內。但是,珠海、澳門之間已經開始採取「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創新模式,不僅值得香港借鑒和實踐,也應該成為以後粵港澳大灣區的推廣模式,粵港澳實現通關便捷化將是必然之選。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泉州社團聯會會長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