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今年8月,颶風「艾琳」襲擊波多黎各東部城鎮,道路被洪水淹沒。\法新社
全球範圍內,各大科技公司都在研發和AI天氣預測相關的大模型。美國科技巨頭谷歌(Google)旗下DeepMind今年6月宣布,將向美國氣象預報機構提供新升級的AI預測模型GenCast,專門協助預測颶風。這是美國國家颶風中心(NHC)首次與AI公司合作改善風暴預報。
DeepMind強調,GenCast在預測熱帶氣旋(如颶風和颱風)路徑上準確度高。GenCast可提早15天預報風暴的發展,較傳統模型提前預測3至5天的發展情況要早得多,還能預報強度。谷歌去年12月在《自然》期刊發表的文章提到,與被視為權威的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預報相比,新AI模型在97.2%的情況下表現更優。
另外,DeepMind還發布了其AI模型預測網站WeatherLab,其在預測颶風「艾琳」時,預報路徑和強度都比傳統的預測模式和NHC官方預測要準確。NHC前負責人富蘭克林表示,DeepMind的AI模型對颶風「艾琳」前三天的行動路徑預測軌跡最準確,優於NHC和ECMWF的預測。不過富蘭克林也表示,該模型還需要進一步開發改進,公眾尚不能完全相信其預測的結果。
除了谷歌,美國另一科技巨頭微軟的天氣預測AI模型Aurora,在風暴預測方面同樣表現優異。以2023年的颱風「杜蘇芮」為例,Aurora提前四天準確預測了其在菲律賓北部登陸,而當時的官方預測則認為其會在中國台灣地區登陸。從整體預測表現來看,在2022至2023年熱帶氣旋季中,Aurora在預測5天熱帶氣旋路徑方面超越了NHC。不過,領導研發Aurora的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佩迪卡里斯表示,AI預測模型在廣泛採用前,仍然需要謹慎校正和人工確認。
(CBS、《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