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NASA的月球核電站項目的概念圖。\網絡圖片
為什麼在月球建核電站?
•隨着太空探測的技術發展,人類想要停留月球表面進行時間更長、更深入的科學研究,需要在月表有持續動力的能源。目前,載人航天主要能源主要是三類:太陽能、化學能(燃料電池等)以及核能。月球一天(自轉周期)為四個星期,兩周為白天,兩周為黑夜,再加上月表環境嚴酷,太陽能或者化學能難以維持長期運轉需求。
核反應堆優勢在哪?
•電源功率大、重量輕、體積小,能用於極端環境且長時間運轉。
如何在月球上建核電站?
•研究人員在地球上製造組裝核反應堆,完成安全測試,之後將其與月球着陸器相結合,由運載工具將着陸器運送至月表。核反應堆電源可立即運行,毋須額外組裝或改造。
月球核電站會造成污染、威脅地球嗎?
•專家表示,月亮的軌道距地球38萬公里,高度足夠高,能夠保證核反應堆不會掉落在地球上。此外,即使設施在月球發生事故,大氣層會將致命的輻射阻擋在外層空間,保護地球,風險相對小。
面臨哪些挑戰?
•發射:如何將核材料和具有一定重量的反應堆安全送上月球,對於重型運輸火箭構成挑戰;
•安全:重中之重,一方面是在月球基地的使用安全,確保核反應堆穩定運行;另一方面是發射安全,電源的動力系統必須確保核燃料在到達月球表面之前不會被激活。任務結束後,反應堆要實施安全退役,以免影響太空人和月表環境。
•散熱:地面的核反應堆都建立在有水的地方。在月球上只能依靠很大面積的輻射散熱器散熱,這不僅增加成本,且提高技術難度。
大公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