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台積電在美國設廠遇到難題。
【大公報訊】綜合《華爾街日報》、BBC報道:中國台灣芯片商台積電(TSMC)日前透露,由於在美國當地無法招到足夠技術人才等原因,將推遲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芯片工廠的投產時間。BBC報道稱,這無疑挫敗了美國總統拜登重振本土芯片產業的雄心。
台積電7月20日在業績說明會上透露,美國亞利桑那州工廠的4納米芯片投產時間,將從原先計劃的2024年推遲到2025年。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美國工廠量產推遲是因為缺乏熟練安裝設備的工人,已從台灣調派人手,並加強對美國技術員工的培訓。
拜登競選連任受打擊
拜登2022年簽署《芯片和科學法案》,承諾要對廠商提供2800億美元的補助,台積電的亞利桑那廠更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外國投資項目之一。拜登於去年底出席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新工廠的機器進廠典禮,拜登當時興奮地高喊「美國製造回來了」。
然而,BBC指出,台積電推遲了亞利桑那州工廠的投產時間,無疑挫敗了拜登重振本土芯片產業的雄心。彭博社則表示,拜登競選連任的主軸就是推銷「拜登經濟學」,強調自己的政策能夠提升美國經濟,可以幫助更多供應鏈回到美國,如今台積電亞利桑那工廠量產推遲,對拜登確實是一項打擊。
此外,美媒也提到,亞利桑那州是美國大選的搖擺州之一,在上屆大選時為拜登入主白宮立下汗馬功勞,被認為是2024年大選的關鍵戰場,台積電此時宣布推遲量產,對拜登來說不是個好消息。
台積電赴美設廠頻遇挫
2020年特朗普當政時期,台積電首次宣布計劃在亞利桑那州建立工廠。去年12月,台積電表示將追加對亞利桑那州工廠的投資,總投資額達到400億美元。劉德音當時表示,台積電位於亞利桑那工廠的兩間半導體生產設施中,第一間將於2024年投產,第二間將於2026年投產。
分析指出,台積電在美國設廠面臨許多挑戰,包括廠區審查的進展緩慢、美國補助條件苛刻以及人力不足,其中人力缺乏尤為嚴峻。台積電原本計劃在美國招募4500名當地員工,但現在卻面臨美國員工對工作內容的不適應,導致招募進度落後。
今年3月外媒指出,台積電申請美國芯片補助時,美方提出了種種苛刻的條件,包含要告知商業秘密以及共享超額利潤等。劉德音曾表示「台積電無法接受」。
氣候因素也制約芯片工廠運作。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連續19日錄得43℃以上高溫,熱浪導致居民用電需求飆升,亞利桑那州最大電力供應商表示,當地用電量在7月15日創下歷史新高。台積電在鳳凰城北部升級和擴建工廠,而芯片廠需要大量水資源和穩定的電力供應,極端高溫可能會影響芯片生產。
美國芯片業「空心化」
上世紀90年代,為在芯片領域降本增效、保持競爭優勢,美國放棄了原先的產業政策,開始實施「科學政策」。數十年來,美國企業雖因「美國設計、亞洲組裝」的外包模式受益,但美國自身的芯片製造業卻逐漸「空心化」。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美國僅擁有12%的全球半導體產能份額,遠低於1990年的37%。
分析指出,芯片製造業技術創新難、生產成本高、投資見效周期長,美國強行搬回本土芯片產業鏈,違反產業發展規律,不僅難以根治其芯片製造業「空心化」問題,還會擾亂市場預期,增加行業生產經營的成本和風險,衝擊全球芯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最終必將反噬美國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