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七日談(澳門篇)/大味至淡\穆欣欣

時間:2025-07-10 05:02:00來源:大公报

  圖:香港維多利亞港一景。

  蔡瀾先生那份「我活過」的灑脫,令大家又喜歡、又羨慕。人生最後幾年,處理掉房產,住在能夠看見維港的酒店房間,每天面朝大海,那些「活過」的回憶,足以慰平生吧?

  近日翻到自己幾年前的筆記:「湊了一個飯局,當中有蔡瀾先生。其實當天吃飯的地點是蔡瀾先生選的,大家對那一桌子菜餚就有了信心。」

  話說那是二○一九年的事了。當年澳門辦過一次國際書展,地點在威尼斯人酒店的場地。有人打趣,說澳門果然與別不同啊,在「賭場」辦書展(威尼斯人酒店為博彩企業所有),真是「賭徒勿近」!玩笑歸玩笑,澳門歷史上總算有過一個國際書展,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六十多家出版商參展,包括中國出版集團轄下的七家出版社。蔡瀾、香港作家葛亮和內地作家劉震雲應邀來澳,三人分別在書展上和讀者面對面交流。

  前兩天為此和葛亮共憶往事。他問,那為何後來就沒有了這個國際書展呢?

  第二年就是那場席捲全球的疫情的到來,打亂了一切節奏。

  說回有蔡瀾先生在座的那個飯局,劉震雲、葛亮、《澳門日報》陸波社長都是座上賓。面對美食,再聽蔡瀾先生講美食,雙倍幸福。

  我想不起那天吃了什麼,倒是記得蔡先生說,愛吃的人不會壞,因為在拚命追求美食、享受美食的過程中沒有時間思考害人。座中的我們聽了,拚命點頭之餘,不停箸地吃光盤中食物,身體力行表示自己不是壞人。

  問蔡生澳門他認為好吃的餐廳,他說六記麵家的麵最好吃。此時劉震雲先生從兜裏掏出小本本,蔡瀾說一家餐廳,他就認真地記下一家。功夫在詩外。作家隨身攜帶小本本,生活中處處細節,皆為創作素材。

  蔡生也說過,做生意不易,他盡量為餐廳說好話,有很多餐廳牆上都貼着他寫的美食推介文章。這是他助人的方式。席間,他果然又推薦了北京嘉里中心一家吃烤鴨的食店。那次飯局一個月後,我到了北京,朋友便訂了嘉里中心這家店的餐。

  那天蔡先生說的比吃的多。分餐制下,他的那份食物幾乎都分給了坐他身旁的年輕人。他說越來越覺得白粥是最好吃的食物。這是嘗遍美食之後,臻至大味至淡、尋常最美之境吧?

  去年,在香港的書店買過一本蔡瀾的書:《管他的呢,我決定活得有趣》。我是衝着書名買下此書,多少反映出自己的內心。人生天地間,真正遂己願的事沒有幾件。我們大部分時間是在別人的屋簷下過活,左閃右避,怕觸碰到別人的奶酪……

  如果認為蔡生天生是吃喝玩樂的享樂主義者,也是主觀了。有智慧的人,都懂得順勢而為,認真做事,找到自己和世界最合適的相處方式。在書裏,他說不贊成「想做就去做」,而是「應做就去做」。(上了賊船)就做船上的工作,不要總想着從前沒上船的時候。他在人生不太順的時候,去學書法、篆刻,幾年下來,書法能夠見人了,可以給人寫個招牌。做電影,每一個工種他都去研究怎麼能做得好。也是因為做事認真,看不慣不認真的人,曾經把下面的人都炒了魷魚,沒人做事了。他說這是教訓,下一次就知道,不要炒掉全部人,先從一兩個人炒起。

  不一定都要共事才知道一個人認不認真。認真的人,必然守時。我不太記得那次書展講座是不是遲開了,卻記得講座一開始,蔡先生便搬出母親教誨,對主持人說:「從小阿媽就教我要守時。」

  我至少在兩三篇悼念蔡生的文章裏讀到,他將媽媽教他的「守時」視為行事做人的準則:「守時是第一要義,別謀殺自己和別人的時間。」應是他在不同場合都提及過。

  蔡生的文字好讀易讀,從不用晦澀生僻的字詞,也從不掉書袋、扮高深。閱歷豐富,又有才華的人,落花水面,皆成文章。幾百字至千字文,起承轉合,層巒疊嶂,大白話讀來卻一點也不平淡,每次讀都能讀出好心情。

  數年前內地出版社送我一本他們出版的蔡瀾的書──《活着,就要盡興》。書讀完了,隨手把書轉送給了朋友。前幾天,朋友拍了此書的封面照傳給我,問我是否記得我送她此書。如非她提,我不會記得。後來,朋友說書裏有一句子被我劃了線:「魚子醬還是伊朗的比俄國的好。」我馬上想起當時自己所想,頗有趣。看來,讀書時劃線標示重點還是有用的,儘管研究證明這樣的劃重點並不能幫助記憶。但過後再看劃線,至少會想起當時讀書的心情。

  周末拿起《管他的呢,我決定活得有趣》重讀,也發現了一處劃線的句子:「美女應該像謝安之屐、嵇康之琴、陶潛之菊。有令到男人能有她相伴而安定下來的魅力。」這不是我劃的重點,該是我家那位,他也習慣看書隨手劃線。

  蔡瀾說世上兩種女人值得交:

  「一種是那種看上去顯得很年輕的女人,這種女人一定是善良的,她們保持着一種童真,沒什麼心眼,眼神是柔和的,面目是慈祥的,相由心生。」

  「一種是獨來獨往的女人,不扎堆,不搬弄是非,只喜歡把自己該幹的事情幹好,享受乾乾淨淨與簡簡單單的生活。她們活的很清醒,冷眼看世界,一旦你和她們走近,她們和你交的是心。」

  這樣的經驗之談,我打算告訴兒子。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