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問題連連 台產潛艇計劃恐「壽終正寢」

時間:2025-10-01 05:02:44來源:大公报

  圖:台首艘自製潛艇「海鯤號」的整合管理系統問題連連,完成海測之日遙遙無期。\資料圖片

  台造潛艇「海鯤號」迄今未進行海測,能否在11月如期交艦備受關注。台灣當局領導人賴清德辦公室28日證實,潛艇台造推手、「國安會」諮詢委員黃曙光請辭獲准,加上「台船」已換到第三名董事長,一連串人事異動,增加外界疑慮。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表示,現在台造潛艇面臨很大的風險,已不是能不能防衛台灣,而是能否達到預期操作和作戰的目標。由於「海鯤號」的整合管理系統問題連連,仍然未能潛航,台海軍前顧問郭璽認為台當局的自製潛艇計劃恐怕「壽終正寢」。

  【大公報訊】綜合中通社及台媒報道:雖然「台船」一向不公開「海鯤號」測試時程,但「海鯤號」前3次出港浮航,分別在今年6月17日、6月26日、7月3日,近日傳出若天候許可,「海鯤號」最快可能9月30日出港,進行第4次浮航驗證。

  「海鯤號」推手請辭添變數

  「台船」原任董事長黃正弘為成功大學教授,去年8月接任董事長,主責推動潛艇台造與海事工程,但剛滿1年就請辭獲准,由「台船」獨董、成大副教授陳政宏接掌。外界揣測,黃曙光疑因「台船」虧損、內部管理和潛艇工程進度等問題未解才求去。

  繼黃正弘去職後,如今建造「海鯤號」的關鍵人物黃曙光也請辭「國安會」諮委,由於關鍵人士先後離去,外界擔憂「海鯤號」進程是否會受阻。

  「海鯤號」合約交期為今年11月,原計劃9月完成海測,但至今仍在浮航測試尚未潛航。陳政宏日前表示,「海鯤號」每一階段都要按部就班,確保安全;並指下一次浮航不同以往,將驗證「海鯤號」具備潛航條件,確保系統功能、潛艇性能與安全標準都能達成,才能進一步執行潛航與深海測試,包括潛望鏡深度與操雷試射等。

  對於潛艇問題,曾參與荷蘭潛艇接艦任務的李喜明表示,媒體報道「海鯤號」有系統整合的問題,過去許多專家也不斷提出來,造船不太可能把所有裝備買回來就變成一艘船,潛艇更是如此。

  4月強行海測發生重大故障

  台海軍前顧問郭璽指出,台灣自製潛艇相關計劃近期在人事與進程上出現重大變化,首艘自製潛艇「海鯤號」的整合管理系統問題連連,後續潛艇的建造經費可能暴漲,連先前已經定製的船殼也因可能修改設計而必須作廢,他認為自製潛艇計劃恐怕「壽終正寢」。

  郭璽說,「海鯤號」潛艇戰鬥系統仍無法整合,無法指揮魚雷管等武器系統。到現在為止,整體整合、動力系統、風力系統都是靠對講機指揮各部位的人員操作,根本不是系統在指揮。他斷言,明年能否做完測試都令人質疑,因此「根本不可能在今年交艇」。

  此外,有台媒爆料稱,今年4月下旬,台「海軍司令」唐華要求「台船」準備進行「海鯤號」海測,結果未依據測試程序執行,導致發生重大故障事件,據說是兩部主機進水,動力系統出問題。再加上整合載台管理系統的進度緩慢,數千項的系統整合一直趕不上進度。據知情人士透露,「台船」擬建造的「海鯤號」後續型號還更改了主要裝備,導致潛艇的耐壓殼必須重新設計製造,整個工作程序都要改,但「台船」沒有這樣的能力,以至於未來後續潛艇「能不能做下去都成為大問題」。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