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隔海觀瀾/綠營吃花蓮災民「人血饅頭」?\朱穗怡

時間:2025-09-26 05:02:16來源:大公报

  民進黨政客果真是典型的「政治動物」,在救災的重要時刻滿腦子想的竟然是如何利用災難和傷亡來攻擊「政敵」國民黨。

  日前颱風「樺加沙」過境台灣時帶來暴雨,導致花蓮縣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壩頂溢流,相當6000個奧運標準游泳池的1540萬公噸大水沖進下游花蓮縣光復市區,造成15人遇難、31人失聯。由於大水夾雜着大量泥沙,當地街道淪為「泥淖」、滿目瘡痍,不少居民房屋受損、財物盡失。正當島內各界忙於展開救援工作時,卻傳出民進黨高層有意打「災難牌」,企圖透過媒體、第三方釋出與「堰塞湖溢流事件」相關的具有殺傷力的消息,以利「友軍」、民進黨「立委」和政務人員接着炒作相關話題,把這次在風災中發生傷亡的責任推給國民黨籍花蓮縣長徐榛蔚。其實,這兩天親綠媒體和親綠名嘴就已不斷散播「徐榛蔚於颱風期間在外國」的謠言,實際上徐榛蔚當時已趕回花蓮「坐鎮」。

  民進黨把災難話題當成政治武器並不令人意外。2022年9月台東縣發生6.9級地震,當地災情嚴重。當時的民進黨屏東市長參選人李清聖竟然還想着選舉,在網上社交平台貼文「這(地震)是翻轉屏東市的徵兆嗎?」還附上一個「歪嘴笑」的表情符號。民進黨政客竟然拿天災來開玩笑,被一眾網民痛批「冷血」。去年4月花蓮地震,民進黨「立委」柯建銘不滿國民黨和民眾黨推動立法機構改革法案,竟說花蓮地震是「老天有眼,老天要救台灣的民主」。這番言論頓時引起眾怒。今年1月嘉義發生強震,柯建銘及民進黨官員又在網上發文指「老天震怒是對國民黨等在野黨不滿」。此次花蓮堰塞湖溢流事件讓外界再次看到民進黨「政治利益排第一,民生福祉靠邊站」的冷酷無情和利欲薰心。

  對於花蓮堰塞湖溢流造成重大傷亡的責任歸屬,島內各界眾說紛紜。而民進黨當局在第一時間企圖把責任推給地方政府,不禁令人懷疑這當中有貓膩。國民黨人士指出,馬太鞍溪流域由民進黨當局主管,上月相關官員聲稱「馬太鞍溪堰塞湖沒有立即的危險」,但如今受颱風影響而溢流導致嚴重災情,民進黨當局難道真能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此外,民進黨因「大罷免」大失敗而民望重挫、支持率大跌,害怕花蓮堰塞湖溢流事件再引發民怨,所以盤算先下手為強,把責任推給國民黨籍花蓮縣長徐榛蔚。而且徐榛蔚的丈夫是國民黨立法機構黨團總召傅崐萁,號稱「花蓮王」,是民進黨「大罷免」的首要罷免對象。這次花蓮遭到洪災導致重大傷亡,民進黨於是趁機大做文章,企圖攻擊傅崐萁夫婦。

  早前台南受颱風「丹娜絲」重創,但民進黨當局把大量精力放在「大罷免」而輕忽救災工作,受到輿論嚴厲抨擊。這次民進黨當局應當吸取教訓,做好災後安置工作,包括「清泥水、搶通路、安頓人」。倘若繼續炒作災難話題,吃花蓮災民「人血饅頭」,其支持度恐怕有如「自由落體」般迅速下降。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