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七日談(澳門篇)/海明威是一種生活方式\穆欣欣

時間:2025-09-25 05:02:09來源:大公报

  圖:海明威的出生地──芝加哥市郊區橡樹園北大街399號白色小屋。\作者供圖

  「海明威是一種生活方式」,這是一位女演員對海明威的評價。

  海明威總能把創作和生活享受相結合,拳擊、鬥牛、打獵、釣魚、滑雪、旅行都是他喜歡的,作品中他把關於這些事物描寫得真實可感。

  不久前,我在往芝加哥機場的路上,專門留出時間,繞到海明威的出生地──橡樹園北大街399號那座白色小屋看看。這裏距離芝加哥九英里,是中產階級居住區。橡樹園整潔幽靜,綠草茵茵,間距適中的房屋帶有很強的設計感,每屋一格。海明威的父親是鎮上的一名醫生,母親是曾和大都會歌劇院簽約的歌唱演員,對繪畫也頗有研究。海明威具有良好的藝術鑒賞力,後來結識了很多畫家,都和母親對他的教育息息相關。橡樹園的居民從來都是過着安穩、富足、和諧的生活,他們在政府組織的多次投票中,屢屢通過投票表達他們拒絕併入芝加哥的意願。

  我在海明威「家」路旁下車,看見二樓窗戶透出燈光,恍惚覺得海明威一家仍住在此,這位「硬漢」會隨時從屋內走出來和我交談。百多年來,橡樹園社區的布局沒有變。海明威家的房子能完好保留下來,是一件思之神奇卻又順理成章的事。遺憾的是這裏對外開放的時間一周只有周四至周日四天。那天是周二,我只能望門興嘆。

  我最喜歡海明威的作品,並不是支撐起他文學成就的四大支柱──《喪鐘為誰而鳴》《老人與海》《太陽照常升起》《永別了,武器》,而是他帶有自傳性質的散文集《流動的盛宴》,「用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多的內容」,再沒有比這更高級的寫作方法了。去年再度購入一本李文俊翻譯的版本,置於枕邊,學習去繁存菁的寫作法。

  海明威的文風簡潔明快,是他在早期記者生涯時就奠定的「新聞體」的寫作風格。他的第一份記者工作在《明星報》,主編威靈頓對記者們提出一百多條嚴格的要求並印成工作手冊分發下去。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記者們不能使用過於華麗的形容詞,只要記述時間即可。他告誡海明威寫稿時不要用形容詞,不要議論,要保證報道的真實可靠,不能說「漆黑的烏鴉」「大的悲劇」,所有烏鴉都是黑的,所有悲劇都是大的。我們在今天的新聞報道中仍然常常讀到「活動成功舉辦」「場面熱鬧」一類,並且更多了AI寫作那些綴在前面矯揉造作的形容詞。

  用今天的眼光看,海明威也是一位厲害的文案寫作者。「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是他在《流動的盛宴》中的經典名句,成為巴黎的「文化名片」,至今用於巴黎的「廣告語」 沒有能出其右者。除此之外,西班牙的龍達,也因為海明威的描述而著名。一段時期,去西班牙看鬥牛是海明威每年的保留節目。他曾帶着第二任妻子波林到西班牙南部的龍達小鎮,這個「建在雲端」的地方,所有的房子都是白色的。海明威在作品《死在午後》中把龍達寫了進去:「如果你想去西班牙度蜜月或者私奔的話,龍達是最適合的地方,滿目都是浪漫的風景。」

  我也到過龍達,去看當地據說是西班牙最古老的鬥牛場,以及一處橫跨在塔霍峽谷上名為「新橋」的景點。海明威的《喪鐘為誰而鳴》講述了龍達鎮民將法西斯主義者用棍棒和鏈枷打死,並將屍首拋下懸崖。「新橋」高九十八米,相當於三十層樓高,下面就是深淵。白色房屋建在懸崖邊上,今天的懸崖邊上有餐廳,但我沒有勇氣坐在懸崖邊吃飯,只買了兩個當地製造的小皮包,質量甚佳,直到今天我還在用着。

  《流動的盛宴》一書記錄的是海明威在一九二○年代以駐歐洲記者身份旅居巴黎的見聞,當中不乏巴黎文學界、藝術界的名流軼事。看這本書時,我喜歡和一本名為《莎士比亞書店》的書穿插着讀。海明威和同是美國人的莎士比亞書店主人、作者西爾維婭在書裏都寫到了對方。海明威形容西爾維婭是「認識的人裏再沒有一個待我更加和善的了」。莎士比亞書店的書可以租借,只要交付一定押金。書店主人品味高雅,親自選書,在此能找到世界級文學大師的書。海明威享有書店的特殊待遇,沒錢時也可以自由借書,等有錢時再補交回來。

  《流動的盛宴》能問世,也是個感人的故事。一九五六年海明威重回巴黎,住在以前居住過的酒店,有人給海明威送來兩箱二十年代他遺留在酒店地下室的東西,裏面是一些記錄當時的隨感和沒有發表的文章。這意外找回的素材,給了他很多靈感。一九五八年夏,海明威在古巴開始寫這本書,距離他一九六一年飲彈自盡的人生結局並不遠了。我想,回憶起二十多歲在巴黎的歲月,在筆下追憶那些交往過的朋友,斯泰因、龐德、菲茨吉拉德等,他是百感交集的。而這樣的寫作時而也會帶給他沉浸的快樂和懷念,那是他和第一任妻子哈德莉共度的時光。海明威將這本集子命名為《流動的盛宴》,直至一九六四年整本集子出版,第四任妻子瑪麗在他去世後對手稿進行了整理,集子前面有瑪麗對此書問世過程的記錄文字。

  海明威在《流動的盛宴》中談及的寫作經驗,常令我會心一笑:

  「我總是寫到能告一段落時便打住,寫到知道往下該發生什麼事了就停筆。這樣做的好處是能確知第二天該怎麼寫。」

  「你感到空落落時,那就必須讀點兒什麼,好讓你接着寫之前不去考慮正在寫的東西,不去白耗心力。」

  「我已經懂得永遠別把你正在用的那口井裏的水用盡,永遠趁深處水還不多時就放下筆,好讓夜晚井從源頭汲取到更多更多的水。」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