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算不如天算」。民進黨為了奪取立法權而發起「大罷免」,以為一定成功,於是申請把「大罷免大成宮」註冊成商標,涵蓋的商品包括帽子、旗幟、海報、紙巾、文具、睫毛刷、香爐、水桶、鞋拔、牙刷等,謀劃待「大罷免」成功之日,這些有「大罷免大成宮」商標的「周邊商品」必然熱賣,屆時可趁機大賺一筆。結果民進黨「大罷免」大失敗,被台灣主流民意狠狠地教訓了一頓,其「大罷免大成宮」的生意也全盤落空,反倒是在「討厭民進黨」的氣氛下,「反賴」商品頗受台灣民眾歡迎。國民黨最近推出的嘲諷賴清德「萊爾校長」形象的「萊爾校長紓壓球」首輪預購日開始不到5分鐘就一售而空。由此也從側面反映了台灣社會對賴當局施政的強烈不滿。難怪賴清德的支持度近月跌跌不休了。島內輿論嘲笑他是「跛腳領導人」。
島內智庫最新民調顯示,賴清德支持度創下歷史新低32.6%,而不支持度則創下任內新高57.8%。台媒TVBS民調也顯示,只有32%台南市民滿意賴當局的救災表現,高達52%不滿意。此外,賴清德「子弟兵」、民進黨「立委」林俊憲獲得賴清德力挺而投入參選台南市長選舉,但選情不妙。民調顯示,其支持度僅32%,落後於國民黨參選人謝龍介。賴清德在台南市當了七年市長,台南市可謂其「本命區」,但如今其施政表現都不獲台南當地民眾認同,其派系人馬在當地也遭遇「滑鐵盧」。這幾份民調對於賴清德及其團隊都是嚴重的警號。
縱觀賴清德上任這一年多的支持度走向,最高點是去年5月上任時58%,但過了一個月便大幅下滑了近十個百分點至48.2%,顯然是因為他一上任就拋出「兩岸互不隸屬」的「台獨」謬論挑釁大陸,導致兩岸關係持續緊張,無助台灣經濟發展。此後較長一段時間,賴清德的支持度都在46%至49%之間徘徊。直至今年年中開始,其支持度開始明顯下滑,從6月48.7%、7月42.9跌至8月33.3%、9月32.7%,三個月內罕見跌了16個百分點,等於流失了超過300萬人支持。而這幾個月正是民進黨掀起的「大罷免」投票階段。可見,「大罷免」是導致賴當局支持度「插水」的重要原因。台灣主流民意反對「大罷免」,一方面是因為這是賴清德破壞台灣民主機制的惡劣行徑,台灣民眾怎會容忍賴當局能為了獨攬大權而「團滅」在野黨「立委」;另一方面賴當局為了凝聚綠軍的支持,在「大罷免」期間出台新一輪限縮兩岸交流的措施,打壓、迫害支持兩岸交流、支持兩岸統一的台灣民眾,怎能不激起巨大民怨?《聯合報》民調顯示,對賴清德兩岸政策不滿的民眾超過六成。
此外,島內智庫民調還顯示,62%台灣民眾不滿意賴清德拚經濟的表現,尤其是賴當局在與美方的關稅談判中出賣台灣利益。早前台美關稅談判前,賴當局就已經「下跪」了,包括台積電赴美投資增加1000億美元、將斥資70億至100億美元採購美國武器、將每年向美國阿拉斯加採購600萬噸天然氣、承諾4年內採購逾100億美元農產品等,但最後換來的仍是高達20%的疊加關稅,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去年賴清德贏得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不過是因為國民黨和民眾黨分裂令他得了「漁翁之利」。當時他的得票率其實只有四成,換言之,他並不獲台灣主流民意支持。而這一年多來,其粗暴執拗、漠視民生福祉的施政作風更是引發民怨民憤。倘若他仍一意孤行、不思反省,其民望「沒有最低、只有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