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新界北選區論壇昨日舉行,候選人譚鎮國、曾勁聰、沈豪傑、廖子聰和姚銘分別闡述政綱,並就推動北都發展獻策。\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郭木又攝
由香港特區政府舉辦的2025立法會「愛國者同心治港」選舉論壇昨日踏入第二天,繼續有兩場地方選區論壇舉行。其中,新界北處於策略性跨境位置,毗連多個口岸,加上特區政府着力發展的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將為香港注入新經濟動力並提供大量住宅單位與就業機會,因此新界北選區論壇亦主要聚焦如何推動國際間交流合作、改善就業以及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等議題。
5名候選人同場闡述其具體建議,候選人你來我往,積極獻策、互相追問,為選民勾勒出更完整的新界北發展藍圖。有在場的助選團成員表示,論壇在完善選舉制度後回歸理性,各候選人議事論事,增添務實討論的空間。\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洪澤楷
增加國際及直資學校
昨日的新界北地方選區論壇的辯論環節直擊香港經濟轉型核心──如何讓區內居民明白北部都會區發展對市民帶來的好處與機遇,從而令大家全力支持有關發展?相信這正是新界北居民最關注的議題,5名候選人包括新社聯譚鎮國、工聯會曾勁聰、無申報政治聯繫的沈豪傑、新民黨廖子聰及民建聯姚銘積極獻策、互相追問,顯然他們對這議題十分熟書,絕無怯場或「口啞啞」。
3號候選人沈豪傑於該環節中率先提出辯論,直指在北都發展過程中,不少居民受影響,促請特區政府處理土地賠償與安置,並詢問4號候選人廖子聰如何回應。
推動國際深度合作
4號候選人廖子聰強調,青少年是發展北部都會區的生力軍,建議推動Steam及數碼技能教育。沈豪傑跟進回應指出,北都區內中小學資源錯配,特區政府應重新規劃教育藍圖,增加國際學校及直資學校,讓居民有更多選擇。
完善北區巴士路線
廖子聰其後向在場候選人拋出「如何推動國際間深度交流合作?」1號候選人譚鎮國表明支持推動國際深度合作,並指應由特區政府主導。沈豪傑指北都在國際仲裁及調解是大有可為,亦可與深圳前海合作,透過法律與國際深度融合。2號候選人曾勁聰認為,應重新檢視本港人力資源政策,希望青年可在北都區發展。5號候選人姚銘則強調,他曾推動北區巴士重組計劃,相信未來可進一步推進完善天水圍與北區等地的巴士路線。
助居民原區就業
在辯論環節的其他部分,譚鎮國指北都專屬條例可讓產業更快落戶,市民也可藉此受惠。他指新社聯一直積極向受收地影響的居民提供過渡性房屋,把對市民造成的影響降至最低。
曾勁聰表示,北都區的發展為增加康體設施提供機會,有助於提高宜居度。他強調應發展區內的醫療與交通配套,讓市民無需出遠門就醫並可原區就業,提升幸福感。他並建議允許更多國產醫療器材輸入香港,降低整體醫療成本。
輸入內地低廉藥物
姚銘亦指北都區發展有助於增加本地就業,並承諾會推動在北都設立更多社區聯絡中心,令市民了解北都發展與自身關係。他相信憑藉北都的高端專業物流、創新科技、口岸經濟及藍綠旅遊生態圈下,可帶來不少就業機會。
沈豪傑表示,會透過港區人大代表身份,推動內地低廉藥物輸入香港以降低整體醫療成本。
廖子聰表示,會積極推動北都區內的城鄉協調及產業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