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如是我見/記取松亭月影間\李丹崖

時間:2025-10-14 05:02:04來源:大公报

  故里有溪,溪邊有古松三兩棵,是那種塔松,遠望,像幾座蒼翠樓閣。塔松之間,有亭,石柱礎打底,這些石塊,據說是當年祖父到山東跑藥材生意,央人運來的。亭子是木結構,上面苫琉璃瓦,月光下,明晃晃的一頂亮色,似乎把漫天的月光都凝聚在一座亭子上,煞是好看。

  秋日,若月輝皎皎,我們一家人習慣不開燈,把飯食端到亭子下吃飯。晚間的飯食一般簡單,煮一個麵魚湯,撒上雞蛋碎的那種,餾一屜饅頭,做一個燒椒變蛋即可下飯。提及燒椒變蛋,很多人不曉得為何佳餚,實際上是在飯食即將做好的時候,在灶底的死火裏投入兩三隻青椒,五分鐘許,取出來,洗淨上面的草木灰,放在蒜臼裏,待用;提及變蛋,則是一種近乎松花蛋的東西,松花蛋要用燒碱、食鹽、茶葉等物滾在鴨蛋或雞蛋上靜置半月許,做成。變蛋則用鋸末、石灰、食鹽、燒碱等滾在鴨蛋或雞蛋上,靜置十日左右即可剝開享用。與松花蛋不同的是,變蛋的內質蛋清裏沒有松花狀的東西,而是蛋黃更黃,凝結在一起,蛋清變成了近乎琥珀色,乍一看,不像松花蛋那般黑黢黢的,更有食欲。燒椒與變蛋砸碎,撒入食鹽,淋上麻油,即可享用。

  印象中,祖父及三叔都喜歡吃那種極其辣的羊角辣子,帶着籽粒。吃燒椒變蛋的時候,喜歡一隻饅頭掰開,把燒椒皮蛋抹進去,夾而嚼食,很是開胃。三兩個饅頭下肚之後,搭配一碗麵魚湯,呼嚕嚕地沿着碗口吸溜着,皖北鄉間很喜歡這種近乎粥類的飯食,很是養胃,也能清火助眠。

  吃過了晚飯,一家人或坐、或倚、或仰卧在亭下的美人靠上,孩童們則在月光下嬉戲,那是我關於童年的最好印象。

  記得有一年中秋,月色亦大好,亭前水聲潺潺,一溪碎波如銀,祖父從縣城的回民食品店買來了青紅絲五仁月餅,每人分發一塊,對月嚼月,大快朵頤,祖父沏了一大碗茉莉花茶,亭子周遭都飄散着茶香,那樣的香氣至今縈繞在記憶門檻裏。

  「記取松亭月影間」,這是一句頗為古雅的詩句,用在昔年的我等尋常百姓人家,也竟十分妥帖,那是籠在雅俗之間的一亭明媚月色。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