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環球時報》18日發表北平鋒文章《台灣主流民意彰顯兩岸同胞相向而行是歷史必然》。文章指出: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結果10月18日晚揭曉。鄭麗文高票當選。在此前的中國國民黨主席競選辯論階段,各位參選人均明確表示「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鄭麗文更是指出,台灣要在「九二共識」基礎上重新大力推動兩岸交流對話。這一立場不僅符合兩岸發展的方向,更契合台灣主流民意的鮮明訴求。堅守中國身份認同,是台灣一切政治經濟社會活動走正道、行大道的最好保證。
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形成鮮明反差、台灣主流民意背道而馳的是,賴清德上任以來的所作所為。3月13日,賴清德公然將大陸定位為「境外敵對勢力」,並拋出所謂「國安17條」,將兩岸局勢推向戰爭邊緣。面對美國施加的「對等關稅」壓力,賴清德毫無骨氣,一跪再跪,甘願損害民眾利益淪為外部勢力的馬前卒。花蓮堰塞湖洪災中,賴清德當局應對遲緩、救援不力,導致無數台灣鄉親在災害中承受財產損失與生活困境。而賴清德卻仍在忙着政治秀,對廣大民眾的迫切需求視而不見。賴清德當局的各種倒行逆施,讓台灣民眾逐漸清醒──賴清德及民進黨所謂的「守護台灣」,不過是謀取政治私利的幌子,其無德、無能、自私及邪惡表現,早已與台灣民眾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的願望背道而馳。
這次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結果,再次照見了台灣主流民意的真實樣態。鄭麗文在競選中明確主張「要和平、要發展」「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支持一個中國」,這些立場契合了台灣同胞的核心訴求,也讓她贏得了更多中國國民黨黨員的支持。事實上,「要和平不要戰爭」早已成為台灣社會不分黨派、不分色彩的共識。無論是哪個政黨、哪個政客堅持「抗中謀獨」的錯誤路線,本質上就是將台灣推向戰爭,就必然會被台灣主流民意所拋棄。對台灣2300萬民眾而言,「要和平不要戰爭、要過上好日子」才是島內「最大公約數」。
台灣主流民意彰顯兩岸同胞相向而行是歷史的必然。兩岸同屬中華民族,血脈相連、同根同源,擁有共同的民族記憶與文化基因,兩岸同胞緊密聯結才是應然、自然的狀態。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