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隔海觀瀾/國民黨新主席將面臨四大挑戰\朱穗怡

時間:2025-10-19 05:01:55來源:大公报

  經過一番激烈的競爭,中國國民黨昨天投票選出新一屆黨魁。今年56歲的前「立委」鄭麗文以50%的得票率當選,反映了國民黨黨員希望這位「中生代」政治明星能給國民黨這家「百年老店」帶來新氣息和新作風。而被視為鄭麗文的「勁敵」、73歲的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則第三次參選國民黨主席落敗。

  國民黨主席一職既是榮耀,更是重擔。國民黨已經連輸三次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在野近十年,如何帶領國民黨重登執政舞台,如何與民進黨當局的「台獨」路線作鬥爭、推動台海和平,將是新一屆國民黨主席鄭麗文面臨的嚴峻挑戰。

  首先,堅持「九二共識」,加強反「台獨」力度,是國民黨兩岸政策的重中之重。這些年,兩岸關係大幅倒退,台海局勢持續緊張,就是因為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奉行「台獨」路線。而國民黨堅持「九二共識」,主張推動兩岸交流、改善兩岸關係,是島內遏制「台獨」勢力的重要政治力量。然而,由於國民黨連輸三次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使國民黨內一些人錯誤地認為堅持「九二共識」的兩岸政策不獲台灣選民支持,因而有意向民進黨強硬的兩岸路線靠攏。曾有一段時間,國民黨被台灣輿論嘲笑是「小綠」,即民進黨的「跟班」。這不僅重挫國民黨士氣,更不利台海和平。

  其實,國民黨堅持「九二共識」,推動兩岸交流,推動兩岸和平,是國民黨的優勢。這些年台灣農產品因為質量問題而一度被大陸方面禁止輸入,而兩岸溝通機制因民進黨當局破壞兩岸關係而停擺,使得相關問題無法解決,台灣農民生計受損。後來經過國民黨人士以及台灣漁農界人士訪問大陸進行溝通,相關問題才逐漸得以解決。國民黨與大陸方面有溝通渠道,有助解決兩岸經貿往來中出現的問題,有利島內民生福祉。國民黨應抓住此優勢,大力推動兩岸交流,進一步加強反對「台獨」的力度。尤其民進黨「大罷免」大失敗,更是清楚的顯示台灣主流民意並不認同民進黨當局破壞兩岸和平的「台獨」路線。國民黨應利用此契機,拋開「害怕被扣『紅帽子』」的迷思,進一步揭露民進黨當局「台獨」路線對台灣民生福祉帶來的嚴重害處。鄭麗文在選舉期間就曾公開呼籲台灣民眾要自豪地說自己是中國人,如今她當選黨魁,是否在推動國共交流、兩岸交流方面有更積極的動作,備受各界關注。

  第二,明年地方選舉和2028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對國民黨至關重要。現離明年「九合一」地方選舉還有一年時間,是鄭麗文擔任黨主席後面臨的第一場大型選舉,若戰績不佳,恐要請辭下台。以目前的情況看,全台22個縣市,有14位縣市長是國民黨籍,國民黨在地方選舉擁有一定優勢,但可惜在上一次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國民黨未能充發揮地方優勢,連續第三次敗給民進黨,如果2028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再次敗北,恐不利國民黨人才培養和發展。目前國民黨呼聲最高的2028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候選人是台中市長盧秀燕,原本各界期盼她參選黨魁,但她為了避免過早成為民進黨的「箭靶」而婉拒。現在鄭麗文將擔任國民黨主席,是扮演「造王者」,還是想自己「當王」、籌謀進軍2028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不無變數。

  第三,如何處理與民眾黨的合作關係,攸關國民黨選舉成敗。在202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國民黨敗選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與民眾黨合作失敗。當時民進黨賴清德得票率只有40%,國民黨侯友宜33.4%,民眾黨柯文哲26.4%,如果「藍白合」成功,可拿到五成以上選票。所以,在2028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藍白合」若能成功,國民黨便可「翻身」。由於民眾黨認為柯文哲捲入多起弊案是受到民進黨當局的政治追殺,因而民眾黨與民進黨的關係勢同水火,如此有利於國民黨與民眾黨在選舉中合作。而明年地方選舉可謂是兩黨合作的「試驗場」,如果「合作愉快」,則相關經驗可複製到2028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

  第四,財務壓力是國民黨這些年一直面對的困境。國民黨曾經被形容是「最有錢的政黨」,但民進黨上台後即以「不當黨產」為由對國民黨的巨額財產進行凍結,據說目前國民黨實際可用的非限制資產只有約5.6億元新台幣。由於選舉最為「燒錢」,接下來國民黨要面臨地方選舉和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兩場硬仗,還要支付大批黨工的薪水等,可謂「花錢如流水」。這幾年國民黨主席都要絞盡腦汁籌備經費。鄭麗文上任也面臨同樣的難題。

  俗話說「新人新氣象」。鄭麗文能否給「百年老店」國民黨帶來新氣象,能否處理國民黨內盤根錯節的複雜關係,能否在黨內樹立威信,各界拭目以待。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