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美國大豆滯銷 豆農叫苦連天

時間:2025-10-12 05:02:21來源:大公报

  圖:俄亥俄州一個農場的大豆被裝上貨車。\路透社

  美國總統特朗普濫施關稅,美國農產品遭受反噬出口遇冷,隨着美國大豆收穫季節來臨,美國農民叫苦不迭。有美國豆農表示,在貿易戰、移民政策、通貨膨脹和高利率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他們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呼籲美國政府盡快結束與中國的貿易戰。儘管特朗普放話要對農民發放補貼,但由於聯邦政府上月底陷入停擺,各種政府貸款和補貼的發放都被推遲,令美國農場主們的處境雪上加霜。有消息稱,美國農民將因為關稅效應面臨高達450億美元(3500億港元)的損失。

  【大公報訊】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宮後,向全球揮舞關稅大棒,引發多國反制。特朗普此舉對美國大豆農民來說無疑是沉重打擊。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2024年大豆以245.8億美元的出口額位居美國農產品出口首位,佔農產品出口總額的14%,而中國是其最大的海外市場。僅2024年,超過一半的美國大豆出口流向中國。然而,受特朗普發動貿易戰影響,從5月底開始,中國已停止進口美國大豆。

  沒有市場能替代中國

  數據顯示,通常每年9月下旬,美國對華大豆的年銷量中已有約1/3完成交易,但今年失去中國客戶的美國豆農卻陷入「生存之戰」。《華爾街日報》指出,在設備與化肥成本攀升、玉米和大豆供應過剩的雙重壓力下,美國豆農的財務狀況已經岌岌可危。大豆在倉庫裏存放時間過長會受到天氣和蟲害的影響,價格波動很大。

  作為美國最大的大豆生產與出口州,伊利諾伊州的大豆產業危機尤為突出。49歲的農民弗里德斯在伊利諾伊州沃特曼市經營農場,他此前已按低於生產成本的價格預售了部分預期收成,但剩餘的大部分大豆則不得不存入糧倉。今年2月,在美國大豆出口協會的贊助下,弗里德斯曾與行業官員一同前往土耳其和沙特,與當地買家會面並考察加工廠。不過,他表示:「有人談論開拓印度、東南亞和北非市場,這些確實是未來的潛在市場,但我們還沒有看到一個尚未發掘、能突然發力並取代中國的市場。」

  美國大豆協會主席拉格蘭表示,目前美國大豆正值收穫季,中國的訂購量卻為「零」。中國已從巴西和阿根廷等國訂購了大豆,並將在12月前交貨。他向特朗普發出緊急呼籲:「我們需要的是市場和機遇,中國市場對我們的生計至關重要。」

  政府停擺擾亂種植計劃

  美國大豆行業數月來一直警告稱,沒有中國市場將帶來毀滅性打擊。早在今年4月中旬,拉格蘭就曾致信特朗普,呼籲盡快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8月,美國大豆協會再次致信特朗普稱,「美國大豆種植戶已正處於貿易和財務的懸崖邊,無法承受與我們最大客戶之間長期的貿易爭端」。

  農民是特朗普的選民基本盤。為安撫農民情緒,有消息稱,特朗普正考慮向美國農民提供100億美元或更高額度的援助,尚未達成任何最終定論。拉格蘭批評,特朗普政府的做法就像「剛做完手術不縫合,只貼了個創可貼」,看似緩解,實則無濟於事。

  特朗普6日宣布,他將盡快出台農業相關扶持措施,但由於聯邦政府10月1日時隔7年再次關門,國會無法審議補貼計劃,政府部門員工在放無薪假,出台方案遙遙無期。白宮方面推諉稱,是民主黨導致政府持續停擺。

  聯邦政府停擺也擾亂了美國農民的種植計劃,許多農民已開始要決定明年的作物種植。這依賴於聯邦政府才能提供的信息,例如貸款和補貼種類,以及具體市場數據,以幫助決定種植何種作物。艾奧瓦州農場主埃沃特指出,他的農場每年經營成本達到上百萬美元,像他這樣的農場都需要靠政府和私人機構的貸款和補貼維持,但政府停擺使得各種政府貸款和補貼的發放都被推遲。

  據美國法院數據,今年上半年美國農場破產數量上升至202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在艾奧瓦州中北部種植玉米和大豆的農民斯旺森表示,由於當地農業部辦公室的聯邦僱員被暫時休假,他無法規劃來年所需的低息貸款,最近不得不去銀行以更高利率借錢。密蘇里州農民麥克斯韋爾表示, 「我們承受着巨大的經濟壓力,現在我們既沒有信息,也沒有工具或項目,甚至不知道我們的農場明年還能不能有收成。」(綜合報道)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