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遵守法律/團體:規管網購 從源頭解決問題

時間:2025-10-05 05:01:33來源:大公报

  綠惜地球助理環境事務經理陳永傑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有些小型商戶如文具店等仍售賣熒光棒或許屬不小心,他指出,明白有些人仍然很懷念玩熒光棒,但香港之所以禁止售賣熒光棒除了因為它是一種即棄塑膠,也因為裏面的熒光劑有毒,本來就不適宜當作一種玩具,環保署果斷淘汰熒光棒值得支持。

  對於有網購平台售賣熒光棒並可運送至香港,陳永傑認為《產品環保責任條例》已禁止以銷售作為目的的展示,包括在網上的展示,因此在本港營運的網購平台也須遵守相關法律,建議環保署提醒跨境的網購平台主動遮蔽與熒光棒有關的關鍵詞,並表明產品不向香港地區銷售和發貨,亦不讓消費者付費購買,處理方式與刀具、藥物等不准出口至香港的產品一致。他表示,相信部分仍售賣熒光棒的商戶貨源亦來自網購平台,只要規管好網購售賣情況,便有助從根源解決問題。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認為,有些商店仍在銷售熒光棒,有可能是出售貨尾,或者因為實施禁令已超過一年可能忘記此禁令,甚至可能有人認為過去都一直未有執法而心存僥倖,由於法例只是規管出售及供應的行為,使用即棄熒光棒並不違法,也因此難免如塑膠餐具法例一樣,會有人從網購平台購買回港使用,此現象並不健康。他提醒商戶自律,不應該鋌而走險出售相關產品,一同協助社會提高環保意識。

  議員:或須審視執法力度

  梁熙建議當局了解市面現時出售熒光棒的情況,如果仍有商店出售,可先以勸喻或警告形式呼籲他們不要再入貨及出售。如果屢勸不聽,甚至熒光棒再次售賣得成行成市,政府可能有需要審視執法力度,達至原本實施此法例的初衷,即透過立法禁售而改變市民習慣,做到大幅減少即棄熒光棒的供應,令其絕跡。\大公報記者 古倬勳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