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環球時報》4日發表北平鋒文章《台灣人的家國情懷和中國認同正在復甦》。文章指出:
近期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進入白熱化階段。10月2日,中國國民黨黨內民調結果出爐。支持度領先的參選人,被認為主要得益於其在辯論中痛批賴清德及民進黨的犀利表現。或者可以說,誰的表現契合台灣主流民意,能反映出台灣政情、社情、民情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誰就能得到民眾更多的共情。
在選舉辯論中,幾個參選人的相關批評並非空泛指責,而是直擊台灣民眾反對「台獨」的核心痛點。他們直言,賴清德當局的「台獨」主張正把台灣推向雙重危機:政治上,民進黨高調鼓噪「台灣地位未定」謬論,讓所謂「中華民國」的法理基礎岌岌可危,若賴清德繼續鋌而走險,台海恐爆發軍事衝突;經濟上,美國要求台灣芯片製造「五五分」,意味台灣經濟命脈將被徹底掏空,關稅海嘯下的產業、農業甚至可能還不到2028年「大選」就遭遇滅頂之災。當賴清德還在編織「抗中保台」的謊言時,有人戳破這種「歲月靜好」的假象,基於現實危機切中要害進行批評,自然能引發民眾共鳴──畢竟對台灣民眾而言,和平從不是口號,而是免於戰火的安穩生活;發展不是空談,而是公平穩定的貿易、實實在在的收入。
此次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中,多位參選人都展現出清醒要和平、堅定反「台獨」的一面。他們明確表態「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對應有身份認同的公開表達,打破了民進黨長期以來刻意製造的「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謊言。一度,在民進黨多年的「去中國化」教育和輿論洗腦下,部分台灣民眾曾對自己的身份產生困惑,對台灣的未來感到迷茫,甚至像有的網民所說,「現在才知道,台灣的『天然獨』,實際上是民進黨操弄的『人造獨』」。國民黨參選人這次敢於直面「中國人」身份,正是明辨是非、澄清謬誤,喊出了台灣真正的主流民意──他們清楚,台灣民眾的根兒始終在大陸,「中國人」是無需躲避的標籤,而是骨子裏的基因、血脈裏的印記。
台灣這種身份認同的熱潮正在形成。台灣網紅「館長」在九三閱兵期間直播,其間近10萬台灣觀眾同步觀看閱兵,回放觀看量突破125萬次,評論區裏「我是台灣人,更是中國人」的留言刷屏。有網友提到,父親是抗日時期的國民革命軍滇緬遠征軍,坦言「若父親在世,定會為中華民族今日的強大而欣慰」;也有祖輩在台生活300年的70歲老人,感慨「祖國大陸從山河破碎到繁榮強大的不易」,為自己的中國血脈驕傲。當台灣民眾看到的祖國大陸不再是綠營抹黑的「虛假負面形象」,而是45個方陣裏的民族底氣、老兵故事裏的共同記憶,沉睡的中國魂自然被喚醒。
儘管民進黨試圖用「台獨」分裂行徑和信息操控扭曲民意,但事實表明,只要有人敢於戳破謊言、呈現真相,只要有人用心傳遞家國情懷,台灣民眾心中的中國認同就會被喚醒。找回了這份身份認同,台灣就認清了自己,看到了未來。
「中國人」這三個字,不僅是身份的標識,更是共同守護和平與民族復興的責任和榮光。無論國民黨主席選舉最終結果如何,唯有堅持反對「台獨」、維護兩岸和平,唯有珍視並葆有這份共同的民族認同和國家記憶,才能真正贏得民心。而對台灣2300萬同胞來說,堅守這份家國情懷,眼前要走的路才能不再猶豫彷徨,才能通往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