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多方面措施,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其中包括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
行政長官日前發表施政報告,提出多方面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在發展新增長點方面,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為其中一項重要舉措。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指出,黃金中央清算系統將由特區政府主導成立,以至香港進一步增加黃金倉存設施,相信可吸引更多黃金行業持份者到港發展。\大公報記者 彭子河
施政報告提及在五方面推動黃金市場發展,包括建立香港黃金中央清算系統,為國際標準黃金交易提供高效可信的清算服務,並邀請上海黃金交易所參與,為未來與內地市場互聯互通做好預備。
建造區域黃金儲備樞紐
許正宇表示,全球其他黃金交易中心大部分設施由銀行或私人機構營運,而香港將由特區政府主導成立黃金中央清算系統,目的是增強市場交易信心,同時減輕買賣雙方交易成本。至於與上金所合作方面,首要工作是香港完成建立相關系統,才能為互聯互通做準備。
許正宇表示,上海是很成功的市場,香港擁「一國兩制」及採用全球投資者熟悉的普通法,滬港市場屬優勢互補大於競爭,透過兩地協調效應,將能擴大國家在亞洲以至全球黃金市場的話語權。
施政報告提及推動機管局及金融機構在港拓展黃金倉儲,以三年超越2000噸為目標,建造區域黃金儲備樞紐。許正宇說,有關目標包括機管局倉儲容量由150噸,增至1000噸,以及金融機構的倉儲。另外,若有機構希望在私人市場層面參與,特區政府有專門隊伍促成。
談及黃金市場發展前景,許正宇認為,全球市場不確定性令投資者尋找避險資產,而黃金正是其中一個重要選項。今年以來,包括ETF等黃金投資工具需求都很強勁,第二季全球黃金總需求按價值計按年上升45%,達到1320億美元,主要受到避險需求帶動。與此同時,香港發展黃金交易中心可滿足家族辦公室對投資多元化的需求,同時可配合香港發展資產管理業務政策。
引入黃金基金 助投資多元化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總監葉文祺建議,香港可進一步在「一帶一路」市場推出以離岸人民幣計價的黃金產品,提升中國在貴金屬市場的話語權。
香港有限合夥基金協會(LPF)向《大公報》表示,施政報告提到豐富黃金投資工具,包括推出黃金基金及代幣化黃金投資產品,並鼓勵業界成立黃金行業協會,加強與政府及監管機構的交流。這一系列措施直擊業界痛點,黃金作為傳統避險資產,在地緣政治不穩定的背景下需求旺盛。對於專注另類資產的LPF,黃金基金的引入令投資組合多元化,降低對股票及債券的依賴。協會將積極與金管局及金融發展局合作,推動政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