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慶東江水供港60年 學生北上參觀水利建設

時間:2025-09-01 05:01:44來源:大公报

  圖:為慶祝及紀念東江水供港六十周年,水務署、香港工程師學會及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合辦「識水思源」國家水利建設暨文化科技參訪團,七月底前往湖北襄陽市展開考察行程。

  【大公報訊】東江水供港60周年,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昨日在網誌表示,發展局及水務署自去年9月至今年7月底,已推出16項活動或節目,讓市民深入了解東江水供港歷史及意義,當中包括7月舉行的「識水思源」國家水利建設暨文化科技參訪團,以及東深供水工程舞台劇《青春印豐碑》等。

  「識水思源」體會國家關愛

  甯漢豪表示,7月舉行的「識水思源」國家水利建設暨文化科技參訪團,大約120名學生、青年工程師、工程業界及相關政府部門代表參與,考察國家重點水利建設,以及文化歷史及科技地標。她亦親自率領參訪團出席座談會,向國務院港澳辦及水利部就參訪活動作出總結及分享。

  有參加的中學生分享說,最難忘湖北導遊講解了許多關於水域文化的知識,行程讓她驚嘆於中華民族的智慧,更見證了國家現代科技突飛猛進;有大學生則指,參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設施,讓他體會到平日喝的東江水是承載着歷史、技術及國家對香港關愛的涓涓長流。有青年工程師表示,為國家水利工程感自豪,體會到新質生產力是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另外,由發展局支持的原創舞台劇《青春印豐碑》,7月一連兩日在理工大學演出,故事講述上世紀六十年代內地大學生響應國家號召、投身東深供水工程建設並順利完成任務,共吸引逾1000名政商界領袖、粵港兩地師生及公眾人士等出席。

  甯漢豪又指,發展局會繼續推展更多慶祝活動,康文署和水務署亦正於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相關展覽,介紹香港在上世紀60年代應對旱災的情況和當時東深供水建造工程,以及粵港兩地政府為保障供港東江水水質及供水量所做的工作。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