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上圖:公屋聯會倡房委會居屋附設基本裝修及家電。圖為房協資助出售房屋示範單位。右上圖:公屋聯會調查顯示市民對優化居屋的要求。下圖:公屋聯會調查發現,36.9%受訪者傾向「清水房」,主因是可以按自己喜好進行裝修。圖為房委會清水房示範單位。
政府計劃修改今年起推售的房委會居屋項目設計,公屋聯會調查發現,逾五成半受訪者希望房委會在居屋增設會所設施、逾四成半人希望居屋附設基本裝修及家電;逾九成人希望選購兩房或以上的戶型。公屋聯會建議政府適量提高交樓標準、優化單位間隔及設計,並進一步提升資助出售房屋單位面積。\大公報記者 伍軒沛
公屋聯會於今年5月至7月期間,以網上問卷成功訪問了1069人,了解他們對房委會出售項目的單位設計意見。46.3%受訪者較喜歡資助出售房屋附有基本裝修及家電,36.9%受訪者則傾向「清水房」,前者主因是能夠減少額外的裝修開支;後者主因是可以按自己喜好進行裝修。
傾向移除灶台及室內晾衣桿
政府早前表示日後居屋項目會移除不涉及法例,同時居民認為不太需要的設施,如移除廚房灶台及室內晾衣桿。調查指,71.3%受訪者同意日後移除相關設施。另有55.8%受訪者希望增加會所設施。在更改交樓標準方面,分別有四成受訪者同意配置抽氣扇、升降式晾衣架、冷氣機等。
對於政府打算在中小型單位引入開放式廚房,同意與不同意的受訪者比例相若,各有超過40%,意見較為爭持。
目前不少居屋及綠置居單位均出現的「入門見廁」設計,逾五成受訪者認為影響擺放傢具位置,亦有人認為會影響單位風水布局。調查又指出,逾三成受訪者認為「2房」是最適合的戶型居住單位,而認為「3房2廁」及「3房1廁」最適合則共達約六成,可見較大面積的資助出售房屋普遍較受歡迎。
公屋聯會建議政府研究提高交樓標準及優化間隔設計,並研究在未來較大型的出售屋苑中,除「清水房」外,可選取個別樓宇大廈內提供附有基本設施的單位,為申請者提供更多不同選擇。至於增設會所,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表示,會所並非要設豪宅式、宴會式,而是希望在公共空間可增設溫習室、活動室用作聯誼等,提升居民幸福感,相信不會對政府財政構成很大負擔。
政府將於下月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招國偉表示,目前綠表和白表申請人首期按揭成數最高分別為95%和90%,即是首期最少需付5%和10%,公屋聯會將建議綠白表需繳付的首期比例「睇齊」為5%,減輕申請人首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