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新田科技城創科用地規劃已有雛形。\模擬圖片
北部都會區發展持續推進,城市規劃委員會昨日討論新田科技城創科用地《規劃及設計大綱》草擬本。據了解,委員普遍認同規劃署回應社會意見,將生態保育、城鄉共融及藍綠元素等納入規劃設計。有委員關注五個集群之間的接駁聯繫,並建議就產業規劃、人才公寓建設等制定原則性指引,吸引產業及人才落戶。規劃署將再優化規劃及設計,目標爭取9月內獲城規會支持通過大綱圖。\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
新田科技城創科用地《規劃及設計大綱》草擬本,將210公頃創科用地按位置和特質分為五個集群,分別佔地20.51公頃至70公頃不等,預料可提供合共逾6100萬平方呎樓面,並提供約6400伙人才公寓。
大綱圖訂明每個集群的主要用途、配套設施,以及規劃和城市設計要求,但強調會留彈性予倡議人,經批准後可靈活決定創科、配套設施和混合用途的組合。大綱圖亦特別將生態保育、城鄉共融及藍綠元素的設計元素,加入相關集群,例如在集群1會保留重要的傳統鄉村文化資源,如當中位於洲頭的「盤古王」及旁邊的大樹,並提供多用途公共空間供村民及其他人士使用;在集群3及其他部分毗鄰鷺鳥林及主要雀鳥飛行航道的創科用地中,採用階梯式建築物高度,或將建築物後移10米;在鄰近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的集群3及集群4,保留及修復原屬創科用地的3公頃魚塘,並考慮將修復後魚塘納入該保育公園管理,及設立35米闊非建築用地的生態界面,以作緩衝。
倡為人才公寓建設訂指引
據了解,委員普遍認同規劃署將生態保育、城鄉共融及藍綠元素等納入規劃設計。昨日與會的城規會委員黃煥忠向《大公報》表示,他認為大綱草圖在多方面回應了社會的意見及關注,特別是在環境及生態方面,提出魚塘保育、雀鳥飛行航道規劃等,回應了早前大家關注的問題。新田科技城提供約300公頃創科用地,是北都產業發展的重心,他希望創科用地規劃,能結合創科局現正進行的創科產業用地研究,作整全考慮。
另一位城規會委員何鉅業向《大公報》記者表示,他個人較關注集群及地塊之間的接駁聯繫,包括行人通道的連接,認為可以在大綱圖階段制定框架原則,在日後再細化標準。他亦關注區內產業發展,認為可以在大綱圖明確產業落地的大原則,為吸引企業進駐提供較清晰的參考,「日後可以慢慢細化設計,但若能早些明確部分原則性內容,有助吸引企業落戶。」何鉅業亦建議為人才公寓建設制定指引,「在規劃上應該控制最低面積,但同時在建設參數上留有彈性,增加人才公寓吸引力。」
據了解,規劃署在聽取城規會委員意見後,會調整及優化部分大綱圖內容,稍後會透過傳閱方式,再聽取委員的意見,目標是9月內爭取城規會支持通過大綱圖。
新田科技城總發展面積達627公頃,其中約一半是創科用地。新田科技城第一期首階段土地平整和基礎設施工程已於去年12月展開,正爭取自2026/27年度起陸續推出約20公頃新創科用地,交由科技園公司發展和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