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圖為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藏品普洱茶膏。普洱茶產自今雲南省普洱地區。茶膏包裝精美,附黃單,書寫內容摘自《本草綱目拾遺》。\北京故宮博物院網站圖片
清代皇帝入京後,仍保留了滿族人多吃肉的飲食習慣,普洱茶茶味醇厚,有助消化,清代帝后甚為喜愛。普洱茶當時很是珍貴,能享用的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普洱茶與鹿茸、人參並稱為「宮中三寶」。
雍正七年,雲貴總督鄂爾泰奏請實行改土歸流政策,在思茅(今普洱)設總茶店,以集中普洱地區的茶葉貿易,由官方經營茶葉。為了保證皇帝能享用到最好的普洱茶,進貢給宮廷的普洱茶採摘講究「五選八棄」。五選:選日子、選時辰、選茶山、選茶叢、選茶枝;八棄:棄無芽、棄葉大、棄葉小、棄芽瘦、棄芽曲、棄色淡、棄蟲食、棄色紫。在嚴格的挑選程序之後,貢茶廠才開始進入加工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