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留學香港1/吸引留學生 學者倡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時間:2025-05-24 05:01:27來源:大公报

  圖:香港發揮高質教育優勢,全力打造「留學香港」品牌,向國際專上教育樞紐邁進。

  香港特區政府全力推進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建設,培育未來人才打造「留學香港」品牌。海外學生挑選升學地點時會考慮多項因素,像美國剛發生哈佛大學被禁收海外學生事件,凸顯穩定的政治與社會環境對留學生的重要性。香港在這方面較世界大多數地區都有優勢。加上香港學術地位受到世界認可,國際高等教育資訊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QS)早前公布的「世界大學排名2025」,本港五所大學列入世界百強。

  立法會議員、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大學拓展及對外事務)劉智鵬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本港要抓住時機,打造「留學香港」品牌,在此過程中需解決招生市場拓展、教育資源及競爭等問題,突出自身性價比優勢,並提供更多發展機會吸引人才來港扎根。\大公報記者 余風

  目前「留學香港」品牌建設已取得顯著進展。劉智鵬指出,多所大學及私立院校積極響應政策,擴大非本地生招生規模,由以往非本地生學額只佔20%,近期上升至40%。儘管部分學校因自身策略選擇分階段推進,但整體招生數量呈上升趨勢。

  在獎學金方面,劉智鵬又指政府和院校加大投入力度,尤其針對「一帶一路」國家經濟條件欠佳的學生提供有力支持,吸引更多優秀學子來港求學,進一步豐富香港高校的生源結構。同時,教育局官員和大學代表活躍於國際教育展等活動,積極展示香港高等教育的獨特魅力,提升香港高等教育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

  爭取東南亞學生來港

  然而,建設「留學香港」品牌仍面對不少挑戰,劉智鵬指從招生市場來看,北美、英聯邦國家學生來港積極性不高,而潛力較大的東盟、南亞等地市場,開發成果也不盡如人意。他以馬來西亞為例,當地有大量華僑,不少屬中產以上,「有些家庭經濟條件優越,他們的孩子都有升學需求。當地雖有不少大學,但公立大學主要招收本地人,因此馬來西亞的華人子女升學,大多選擇前往新加坡,甚至歐美留學。」他認為,「是否可以聚焦這類學生,吸引他們來港?他們有支付學費的能力,這其實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劉智鵬認為,當局可着重在這些地區推廣香港的高等教育。東南亞,特別是馬來西亞等國家,華人眾多,華人子弟大多會說廣東話或普通話,且懂英語,完全符合香港國際大都市的要求,「這應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劉智鵬提到,教育資源緊張也是一個問題,本港大學的體量較小,課室和宿舍不足,成為制約招生規模進一步擴大的瓶頸。與歐美教育強國相比,香港在吸引國際學生方面面臨較大競爭壓力,單純提高學費並非解決之道,如何突出自身性價比優勢並提供更多就業機會,成為關鍵問題。

  增加校園配套 強化師資隊伍

  劉智鵬建議在土地利用方面,大學可通過提高建築物地積比率、合理開發周邊未開發土地,或在北部都會區布局分校等方式,有效緩解空間不足問題。隨着學生數量增加,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刻不容緩。他指香港憑藉「一國兩制」下的學術自由體制及良好薪資待遇,已吸引不少海歸學者,未來還需持續發力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教育事業。完善留學服務也是重中之重,為非本地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和便利安排,既能增強對「一帶一路」及東南亞國家學生的吸引力,也有助於提升香港高等教育的國際口碑。

  「留學香港」品牌建設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程,既充滿機遇,也面臨挑戰。通過特區政府、學校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合理解決現存問題,香港有望在國際教育舞台上綻放更加奪目的光彩,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為香港乃至國家的發展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