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有殯儀業老行尊表示,喃嘸師傅並沒有傳男不傳女的明文規定。\《破.地獄》劇照
對於電影《破.地獄》劇情,三代從事殯儀業、有逾20年專業經驗的防腐師陳展禧表示,如果以行內人的角度看,電影同現實的殯儀業相差較遠,電影聚焦了港人對殯儀業的好奇,加入貼身的社會問題,如人口老化、移民、教育等元素,加上人們長期誤會這行「好搵錢」,作為電影切入點,劇中所講並非是事實的全部,特別是劇中的喃嘸師傅傳男不傳女的劇情。陳展禧指出,喃嘸師傅確是從來只有男人,無女人做,但是否百分百、有白紙黑字明文規定只傳男不傳女,那又完全不是事實,因此不能講是或不是,並非如電影所講祖師爺不喜歡,所以只傳男不傳女。
因為做法事在道教上,分為喃嘸師傅和道士;打齋又分好幾種,如潮州齋、鶴佬齋、廣東齋等。就打齋來講,也有女子在法事上拉二胡或彈琵琶或吹笛。做打齋法事的道士,都有男有女,女道士都可參與打齋。
不過,喃嘸師傅這行,從來都無經書明文規定傳男不傳女,這行從來都是師徒制。他表示,殯儀業在過去數十年來,一直被社會大眾視為厭惡性行業,是階梯較低的行業。至於以前為何都是男人去做?是因為人讀不成書無出路,唯有跟家人或世叔伯入行做喃嘸謀生,而女人即使出身低層無書讀,但仍可以嫁人。因此這行過去一直都只有男人做,令人誤會無女人入行。不過做破地獄的話。香港從來只有男人做,不見有女子做。
此外,以前的殯儀行街與現時的行街分別很大。以前死人後,家屬會求行街來幫忙處理善後,但現在科技資訊發達,隨便上網即可獲得想要的資料,因此,不是行街的向客人講應如何做,而是客人來同行街的講「我想點做,你能否做得來」,如果原則性強的老行尊,可能只會按傳統做法,但一些只想做成生意的行家,可能就會跟足客人要求去做。\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